《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

《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

ID:38608488

大小:229.3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16

《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_第1页
《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_第2页
《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_第3页
《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_第4页
《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保健》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养生保健HealthCarewithTCM第一章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论养生学:是研究人的生命规律,衰老的机制,养生的原则和方法的学科。研究的内容:生命的规律;衰老的机理;养生方法和原则。奋斗目标:健康长寿,享尽天年。一、阴阳互根,互生互长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说文》曰:“阳,高,明也。”“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北宋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明.赵养葵在其《医贯.阴阳论》中曰:“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阐明了阴精是生理活动的物质

2、基础,阳气必须依赖阴精的资助。健康的身体,从阴阳的角度而言,必须保持阴阳双方的平衡。《皇帝内经.素问》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侯者一,命曰平人。”保持阴阳平衡,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保健原则:纠正阴阳偏盛偏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补阴者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补阳者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阳互补。二、五脏坚固,脾肾为本《灵枢.天年》说:“五脏坚固,。故能长久”,《灵枢.本藏》说:“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五脏的功能:《灵枢.本藏》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气血魂魄者也”

3、,“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之重: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之间存在着相互资助作用,故曰“未生之前,先天生后天,既生之后,后天生先天。”保健原则:“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土生万物”,故脾胃健、实为养生之根本—健脾养胃。三、经气流通,血脉和调经脉中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使人体形成了有机整体。有“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作用。保健原则:气血必须调和通畅,脉道、水道、谷道疏通,经络通畅—疏通经络。四、气血充沛,津液布扬《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灵枢.本藏》说:“

4、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故气血营养物质必须充足。养生保健原则:保精养气(精气神)。五、三因致病,重在七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七情可导致多种疾病。养生保健原则:调畅情志。六、顺应四时四时与精神、气血、起居关系密切。《灵枢.本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养生保健原则: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应协调统一,顺应自然。七、形神合一形:指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五体等组织器官,是人体的物质基础。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神合一:是指形体与精神的结合。《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5、。”形体和精神要健全统一,形神共养。八、动静适度周述官《内功图说》曰:“人身阴阳也。阴阳,动静也,动静合一,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九、葆精养气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气:元气,“气者,人之根本也。”十、避邪护正第二章中医养生康复原则一、调和阴阳、阴阳并重人体正常生理现象称为:阴阳调和。人体病理现象称为:阴阳失调。调整阴阳的法则有:1、养阴潜阳法:适用于阴虚阳亢证。2、扶阳制阴法:适用于阳虚阴盛证。3、祛邪复阳法:适用于阴盛而致阳虚证。4、抑阳存阴法:适用于阳盛而致阴虚证。5、阴阳并补法:适用于阴阳互损。二、形神共养、养神为先1、养形及其方法(1)调饮食、保脾胃;(2)常运动、适劳

6、逸;(3)适寒暑、慎起居。2、养神及其方法(1)摒除一切有害情绪;(2)心理和药物治疗并举。三、协调脏腑、重在脾胃1、协调五脏,补虚泻实;2、协调六腑,以通为补;3、协调脏腑,脏腑互治;4、久病不复,调补脾肾。四、疏通经络,活血化瘀1、补气活血法;2、理气化瘀法;3、温经活血法五、扶正祛邪,扶正为主1、补气法;2、补血法;3、补阴法;4、补阳法;六、综合调理,因病而异第三章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一、生命的过程生命形成期:指从胚胎形成到发育完成,离开母体的全过程。生命形成三阶段:结胚;胚形成;胚发育。生命形成的特点:胚胎形成正常与否与父母双方密切相关;胚胎的发育与母亲体质及孕期摄养有关;奠定了人的先

7、天素质。二、人类的寿限1、人类的寿限—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法国生物学家浦丰提出生命系数学说:哺乳动物的寿限等于生长周期乘以寿命系数(5-7)。美国学者海弗利克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证明,细胞传代次数多的机体寿限长,反之则短。人类细胞传代次数为40-60代。2、影响寿命的因素(1)禀赋因素:父母的禀赋;父母在媾精时精血充盈的程度;母孕期摄养的情况。(2)社会因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