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95246
大小:124.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15
《【语文】2011届高三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题组一1.(河北省藁城市冀明中学2011届高三11月月考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1)诗人笔下的“暮春”有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2)三、四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诗人主要采用什么手法刻画“幽竹”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1)①春光已逝、凋零空寂。)②诗人先以“春残”二字概括来扣题,再用“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等特征性景物渲染悲凉衰飒的氛围。(2)①“不改清阴”,简炼而准确地概括了翠竹内在与外在和谐统一的美,形象
2、地表现出幽竹不畏春残、不为俗屈的高尚精神品质;“待我归”与“怜幽竹”相应,构成物我相亲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坚守高洁的生活情趣。②在“鸟归”“花尽”的暮春时节,窗前幽竹,翠绿葱茏,摇曳多姿,好像不改初衷,深情地迎接主人的归来。诗人以春鸟、春花之“改”反衬幽竹“不改清阴”,刻画出幽竹不畏春残、不为俗屈的高尚品质。2、(福建省晋江市子江中学2011届高三上期中考试题)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晚次鄂州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卢纶(?~约799
3、),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著名诗人。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时,诗人一路漂泊自江西溯长江而上往三湘(今湖南境内)途中。汉阳处鄂州之西。估客指商人。(1)请简要分析首联中“远见”、“犹是”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变化。(2)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颈联的特色。答案(1)“远见”表达了作者远远望见汉阳时的喜悦之情,(1分)“犹是”,突显出作者对仍有“一日程”的惆怅之情;(1分)一联之内,作者情感由喜悦骤转至惆怅,有跌宕起伏的意味。(2分)(2)情景交融。(点明手法2分)时值寒秋,无限的惆怅已使我两鬓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往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3、(
4、广西桂林十八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案(1)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2)
5、长,畏。“长”即长久,羁旅漂泊,诗人愿意长久的沉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表达了不忍心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漂泊在外的痛楚。4.(黑龙江牡丹江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两题。栀子花诗【明】沈周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注:沈周,明朝“吴门画派”的领袖。(1)栀子花为常绿灌木,夏季开花,起首句为什么会有“冰雪”之喻?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致?(2)诗的后两句尤为奇妙,历来颇得诗评家的青睐,请作简要赏析。答案(1)a栀子花呈
6、白色,又因其在夏季开花,所以喻其花魂为雪铸,喻其花为冰质,以突出其冰清玉洁的形象在夏天给人们带来的清凉之气、舒爽之感。b体现了诗人对夏夜栀子花形象的喜爱以及由栀子花、夜风所营造的清新、雅致、幽静、恬适氛围的欣赏、沉醉。(2)①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写出了“栀子花”在夜风中的风情。②一“牵”一“送”,夏夜微风的情态可掬;言“影”言“香”,栀子花的精魂大有飞动之感。③如钩新月,暗香浮动,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营造出幽美恬静的意境。5.(福建省泉州外国语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书边事张乔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
7、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首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联系诗的主旨、意境加以赏析。答案(1)我认为这首诗首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断”和“倚”。(2)“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了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合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首句先从高阔的空间落笔,勾勒出一个深广的背景,渲染
8、出一种宜人的气氛。次句展现了“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看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多像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不用“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