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3课 马说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3课 马说

ID:38581266

大小:1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15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3课 马说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3课 马说_第2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3课 马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马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伯乐相马的故事古已有之,本文作者韩愈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发出不平之音,激起了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作者是怎样“说马”的吧。二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

2、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三背景探源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四字词注音祇()骈()食()石()五整体感知1.课文朗读2.课文翻译六文本探究(一)仔细阅读第一段,

3、回答下列问题。1.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什么?明确: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2.文章首句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那么,你们说说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明确:应该是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自然界)存在着的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但是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作者要这样说。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二)仔细阅读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1.千里马被埋没

4、的原因是什么?食不饱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3.课文第二段说明了什么?明确: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为千里马被埋没鸣不平。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4.第三段中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明确: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三)仔细阅读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1.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

5、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2.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七总结全文本文通篇不离马,难道仅仅只是写千里马吗?明确:《马说》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八拓展延伸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在今天的社会中你会把“世有伯乐然

6、后有千里马”的名言作为自甘沉沦,埋怨环境的挡箭牌吗?不会。尽管人才需要别人赏识,需要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本领,但作为千里马的人才应该主动创造环境,要给点阳光就灿烂,没有阳光自己也要发光。相信只要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如果你作为一匹“千里马”一直未被发现怎么办?毛遂自荐的方法。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呈现出来。可以暂当卧龙,等待机遇一举成名;“树挪死,人挪活”,换个环境,打造新局面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