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80872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时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时教案年月日课题第23课《马说》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言文朗读的基本方法。2、背诵课文,增加对文言文的语感。教学重点1、扫除生字词,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2、巩固提高文言文朗读的基本方法。教具及实验仪器课件及练习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课文(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
2、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板书课题,解题,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呈现,见上)“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出示自学指导。2、教师检查。请学生轮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节奏恰当。四、
3、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巩固提高文言文朗读的学生提前了解伯乐的故事。课堂分享。1、学生小组内轮读课文,给读错的字词订正字音。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疑问。基本方法)教学过程1、刚才同学们的朗读读音准确,声音洪亮,但是在朗读的速度和节奏方面还有不足,那么,文言文在这方面有什么要求呢——教师就朗读速度节奏提出明确要求。朗读,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1、播放范读录音或由学生范读。2、开展朗读竞赛。由学生标出特别注意的地方并做示范,以提升朗读水平。五、课堂练习——背诵课文,增加对文言文的语感。检查当堂背诵情况。给大家6分
4、钟的时间,看谁背诵的内容最多,背诵的最准确。展开竞赛。作业1、继续背诵课文。2、工整地抄写课文一遍。熟记课下注解。3、知者先行作业:根据课下注解,将课文口头翻译一遍,标注疑难之处。板书设计课后记课时教案年月日课题《马说》第二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正确译讲,掌握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3.赏析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教学重点疏通文意正确译讲,掌握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教具及实验仪器课件及练习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呈现,见上)
5、三、第一次“先学后教”(译讲课文,梳理文意)1、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学指导,准备练习译讲课文。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边小声朗读,边对照课下注解翻译课文,不会的地方可以查工具书,还可以举手向老师提问。2、检查自学效果。出师译讲方法。一人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人名、地名、时间不必翻译,然后翻译整个句子。3、质疑问难。同学们认真自学,能够译讲课文了,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请大家看书,可举手提问,或小组内互相解答。四、第二次“先学后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1出示思考题(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
6、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4)本文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议论的?3、学生回答、补充完善。(1)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两者的关系是先后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学生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适当放慢速度把握节奏。学生按照自学指导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将学生易错的词语板书,然后再让学生翻译,巩固训练。2、学生默读课文,圈画信息,
7、归纳要点。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教学过程(2)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愤懑和控诉。(3)、本题为开放性练习,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用现代的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即可。参考: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不要等待被人的发现,要善于自我展示,争取机会。等等。(4)议论思路: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又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
8、乐不常有。然后从反面议论分析问题:对无知旳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最后得出结论: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中心句)五、质疑问难。六、总结全文。七、当堂练习:课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