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75380
大小:1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素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藤野先生》教学设想在学习时,要注意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体会文章中浓厚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脉络分明、记叙有序的写作特点。在教学上,要引导学生多朗读,多感悟,多讨论。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第一周星期三)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背诵《赠从弟》二、释题及写作背景1.学生速读课文注释①,了解文章的出处及藤野先生。2.介绍写作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求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
2、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人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作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三、学生默读课文,疏通有关阅读障碍要求:1.标注出难字难词。2.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学生默读后,讨论明确:1.
3、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绯(fēi)红:鲜红。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寄寓和机构。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瞥(pīe)见:很快地看一下。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2.文章变换的地点有三个:(1)“我”在东京;(2)“我”在仙台;(3)“我”离开仙台后。3.全文共有38段,划分时可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
4、闻及感受。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第二课时(第一周星期四)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部分内容。2.思考:(1)请标出最能表现清国留学生丑态的词语和句子。(2)对于这些清国留学生,“我”是持什么态度?哪些词语表明了“我”的态度?(3)从“我”的态度,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此处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思考后明确: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作者着重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
5、的丑恶形象。“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同时,还以“上野烂漫的樱花”之美来反衬这群清国留学生之丑。而“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这一部分内容,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
6、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相识埋下伏笔。第三课时(第一周星期四)一、简单回顾上课时的内容,引入新课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这一部分内容较多,请学生先默读课文,然后思考: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几层?讨论后明确: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第4—5段):写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第二层(第6—23段):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和相处的故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第三层(第24—31段):写匿名信和看电影,激发作者的爱国热情。第四层(第32—35段):写作者离开仙台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2.提问:在去仙台的途中,作者对“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
7、,这是为什么?明确:“日暮里”,触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印象深刻;“水户”则是反清志土客死的地方。这两处作者牢记不忘,表现了爱国的思想感情。3.提问:作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明确: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4.请细心体会以下几个句子:(1)大概物以稀为贵罢。(2)我在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3)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请体会一下:作者对这种种优待有什么感受?明确:作者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5.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第6—-23段:作者写了与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