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农村和城市贫困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村和城市贫困问题贫困的涵义1.狭义贫困、广义贫困2.绝对贫困、相对贫困狭义贫困仅仅是指物质上的贫困,反映维持生活与生产的最低需要。广义贫困除了包括经济意义上的狭义贫困之外,还包括社会方面、环境方面、精神文化方面的贫困.即贫困者享受不到作为一个正常“社会人”所应该享受到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绝对贫困绝对贫困义称生存贫困、极端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或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的状况。相对贫困相对贫困是比较而言的贫困,是指当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比社会平均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所表现出的贫困状况,它是根据低收入者
2、与社会其他成员收入的差距来判断贫困的。贫困测定方法测定贫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贫困标准即贫困线的测定二是贫困程度的测定一、国际上常见的确定贫困线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即市场菜篮子法、恩格尔系数法、生活形态法和国际贫困标准法。① 市场菜篮法又称“标准预算法”,它首先要求确定一张生活必需品的清单,内容包括维持社会认定的基本生活水准的必需品种类和数量,然后根据市场价格来计算拥有这些生活必需品需要多少现金,以此确定的现金金额就是贫困线。② 恩格尔系数法是建立在恩格尔定律的基础上,它以食品消费支出除以已知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
3、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来求出所需的消费支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既为最富裕。③生活形态法也称“剥夺指标法”。它首先是从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等“生活形态”入手,提出一系列有关贫困家庭生活形态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然后选择出若干“剥夺指标”,再根据这些剥夺指标和被调查者的实际生活状况计算贫困的“门槛”,从而确定哪些人属于贫困者,然后再来分析他们(被剥夺)的需求以及消费和收入来求出贫困线。④国际贫困标准实际上是
4、一种收入比例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的中等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6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目前,有关贫困程度的测定方法很多,国际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贫困发生率法、贫困差距比率法、森指数测定法、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法(一)贫困发生率法贫困发生率是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它反映了贫困现象的社会广度,是衡量贫困程度最基本的一个指标。贫困人口数是指生活水平低于贫困线的总人数,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所要救济的总人口数,是一个总量指标,而贫困发生率是一个相对指标,两者结合可以度量一国或地区贫困人口
5、数的规模和密度。设n表示总人口数,q表示贫困人口数,H表示贫困发生率,则H=q/n。(二)贫困差距比率法贫困差距比率又称“相对贫困指数”或称“贫困缺口率”,是计算每个贫困人口的纯收入与贫困线差距的总和与达到贫困线收入的总和的比率。如果I代表贫困缺口率,贫困线为π,第i个贫困者的收入为Yi(Yi≤π,i=1,2,3,…,q),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为µ,则:(三)森指数测定法印度著名的贫困问题研究专家阿马蒂亚·森(senAmartya)找到了一种结合贫困线和贫困程度测量的指数,综合反映贫困状态,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际上非常著名
6、的“森指数”。在森看来,贫困的性质是贫困人口收入缺口的标准加权和。森指数的一般形式:n是总人口数,q是贫困人口数,gi是第i个贫困者的贫困缺口,Vi是第i个贫困人口的贫困缺口的权重,π是贫困线,A是一个由n、q、π共同决定的标准化参数(五)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法经济学常用洛伦茨曲线(Loenrzcruve)和基尼系数来描述社会中人们收入不平等的程度。G=A/(A+B)城市贫困人口规模据民政部2006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全国已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市贫困居民人数,1997年87.9万人,2000年底增至402.6万人,2
7、001年底增至1170.7万人,2002年底增至2053.6万人,2003年底增至2246.8万人,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2205万人、2234.2万人和2240.1万人。这不包括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纳入低保的贫困人口。因此,可以肯定城市贫困居民人数大大超出目前纳入低保的人数。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一是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扶养人或法定扶养人无扶养能力的居民。二是因原属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亏损和结构性调整而下岗的无业人员,企业停产或半停产被拖欠工资的生活特困职工,收入低的退休职工,以及这几类人员所赡养的家属
8、。三是由农村流入城市,靠打短工为生,并且经常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的外来民工。中国城市贫困的原因宏观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体制改革和调整;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微观原因:家庭和个人因素;城市贫困者人力资本禀赋的因素。反贫困措施城市低保流浪救助站城市低保凡持有非农业户口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