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52909
大小:2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14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师大版二年级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读出带“?”“!”句子的语气、情感。 2.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尝试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读准“崛”等16个生字及其词语,会写“县”等9个生字,巩固查字词典等多种识字方法。 4.讨论并说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5.通过潜心读书,细心品味,使少年周恩来的形象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走进的心灵,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读出带“?”
2、“!”句子的语气、情感。 2.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尝试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读准“崛”等16个生字及其词语,会写“县”等9个生字,巩固查字词典等多种识字方法。 教学难点: 1.读准“崛”等16个生字及其词语,会写“县”等9个生字,巩固查字词典等多种识字方法。 2.讨论并说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准“崛”等16个生字及其词语,会写“县”“索”“其”“恩”等四个生字,巩固查字词典等多种方法识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读出带“?”“!”句子的语气、情感。 教学程序: 一、课前谈话,立志向。 1.围绕“我为什么要来读书呢?”自由发言,老师注意倾听,及时鼓励。 2.小结点题:你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读书,也是为自己确立了一个志向(板书“立志”)。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个人,看看他小时候确立了怎样的读书志向。 3.板书课题: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要求认真观察老师的书写,并用手书空。 4.指导朗读课题,注意停顿和重音,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二、初读,读正确,注意读准生字词和长句子。 1.检查预习情况,看孩子是否在家里朗读过课文
4、,并做过记号,如划出生字词、用序号标出自然段等,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2.自由开声朗读课文,老师注意提醒读书姿势等。 3.认读生字词。 ①用小黑板(或生字卡片、投影等)出示16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读、互相帮助。(注:A、生字注上拼音;B、要求写的9个生字,用不同颜色来强调字的结构或容易写错的部分,如“县”上面的“且”与下面的“厶”用不同的颜色,给孩子一个强烈的视觉刺激,强化正确的“第一印象”)。②指名读与跟读相结合。如请某某同学读,大家注意听,他读正确了,大家就跟读一遍,如果不正确,请同桌指出,同桌也读不
5、正确的,请所在小组的同学指出。这样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③难读的字词,老师教读,如“崛”“略”“沈”“振”“龄”“钦”等,并指出三个多音字“模范”的“模”、“期待”的“待”、“要求”的“要”。 ④擦去小黑板上的拼音,巩固读。 ⑤任意“点”读:点学生、点生词,及时反馈学习情况。 ⑥选择部分带生字词的长句子,朗读,如: “1910年秋天,一座新的学校——东关模范学校在沈阳市落成。” “这一年,学校从江苏省淮安县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年龄才刚满13岁。” “他环顾四周,看到一位浓眉大眼的小同学正在若有所思,就走过去,亲
6、切地问道:‘小同学,你也来说说。’” “很快,‘周恩来’这个名字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全校师生中传播开来。”等等,凸显这些句子,一是为了强化句子的概念;二是为了朗读课文做铺垫,因为长句子、难读的句子,读好了,朗读课文就顺了。(这些句子,可以用黑板条出示;可以用投影仪或电脑屏幕显示;也可以就用教材——减轻老师负担。) 三、再读,力争读流利,读好人物对话。 1.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教学的效果。 ①同桌之间分自然段朗读,互相倾听、互相帮助。 ②指名多个同桌分自然段朗读,其他同学倾听,老师及时指导。 2.读好人物对
7、话的,注意带“?”和“!”句子的语气、情感。 ①自由朗读课文,用笔划出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注意把提示语也要划出来,建立完整的句子概念)。 ②同桌之间对读。 ③师生合作,逻辑引读。如: 师:请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来读书呢?一位同学说—— (生:为了家父而读书。) 师:又一位同学说—— (生:为了光耀门楣而读书。) 师:小同学,你也来说说——(可以走到一位同学身边。) (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师:好!好!这话讲得好!你叫什么名字? (生:周恩来。) 师:很快—— (生:很快,“周恩来”这个名字和“
8、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全校师生中传播开来。) ④同桌或小组间练习朗读。 四、练习写字。 1.复习生字读音,加深印象。 2.教师提取出“县”“索”“其”“恩”四个字(这四个字与另外五个要求写的生字,在结构上区别很大,所以先选这四个)。 3.问一问:你怎样记住这四个字?(注意力求用简单的方法记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