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指导:特产

习作指导:特产

ID:38552779

大小:1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4

习作指导:特产_第1页
习作指导:特产_第2页
习作指导:特产_第3页
习作指导:特产_第4页
资源描述:

《习作指导:特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习作指导:习作主题:特产教学目标:1.以《我爱家乡的》为题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2.抓住特点写出这种特产的形状、颜色、作用等,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抓住特点写出这种特产的形状、颜色、作用等,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明确主题,指导选材。1.出示习作主题,明确习作内容。同学们,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特产”。特产是指某地或某国特有的著名产品。通过之前的语文实践活动和古诗学习,我们了解了全国各地的特产,还特别调查交流了陕西的特产,我们的家乡特产丰富,享誉全国,我们真自豪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手中的笔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2、。具体习作要求如下:(1)以《我爱家乡的》为题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2)抓住特点写出这种特产的形状、颜色、作用等,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2.结合博融阅读,指导选择素材。(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包括博融阅读,想想都介绍了哪些特产?(《我爱故乡的杨梅》《椰子》水果类;《碧螺春》茶叶;《咸菜茨菇汤》一道菜;)(2)想一想我们家乡的特产都有哪些?3.学生交流选材,教师分类引导。家乡的特产很多,我们如果面面俱到就会没有重点,也写不具体。所以要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来介绍,要熟悉这种特产,就必须深入了解它的特征和用途。二、读写迁移,方法点拨1.出示文本片

3、段(博融阅读),明确写作方法。(1)回顾《我爱故乡的杨梅》,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的。(时间顺序先写了故乡春天的杨梅树,再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写出了杨梅果的特点。)课文片段(1):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分析:按照时间的顺序,先描写杨梅树的生长,再描写杨梅果。课文片段(2):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分析:从形状、颜色、味道三方面写,并写出了它们

4、的变化。课文片段(3):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分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杨梅树的生长过程,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写特产的优美句子赏析,学习,借鉴★梨,个大皮黄,就像一个大肚子葫芦,咬一口,甜滋滋的梨水流在舌头上,渗入嗓子,就像吃了蜜一样。★那鸭梨又甜又香,咬一口脆生生的,甜水顺着下巴直流。★鸭梨的皮非常薄,薄得有时一碰就破;个大,大得叫你吃惊;汁多,咬一口像喝了一碗用甘泉冲出来的甜水。★朝阳下,碧绿的树丛中,一颗颗,一串串的龙眼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顽童,咧着小嘴

5、欢笑。★葡萄园内碧云层叠,密匝匝的葡萄,似座座珍珠塔,如堆堆翡翠珠,每一颗葡萄都像一颗又大又光泽的“猫儿眼”,使人口生蜜意,甜沁心脾。★那种叫“水晶”的葡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那密实实、郁葱葱的叶子下,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挂满了架,有的紫红色,有的青绿色,像玛瑙,似翡翠。《碧螺春》从传说、采茶、焙茶、品尝、作用这几个方面来写。对我们的写作也有借鉴作用。《咸菜茨菇汤》从食材、味道、价值这几个方面来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状物抒情的写法是否给了你一些启示呢?总结:不同的特产我们写的角度与内容会有所区别,要

6、抓住一两个最能体现特点的方面来写。情感渗透在描写中。2.交流习作重点,尝试运用写法。(1)仔细回忆特产的形状、颜色、味道。通过介绍家乡的特产与其他特产不同之处,写出喜爱之情。(2)写果实可以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写。先写整体形状,再写外皮颜色,然后写果肉或果粒的颜色、特点,最后写味道、感受。(3)尝试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手法,可以将特点描写的更生动。3.汇报交流,强化写法。(个别)推选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有效点拨,给出合理化建议。三、梳理思路,细化要求。1.回顾习作写法和重点。(1)以《我爱家乡的》为题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2)抓住特点写出这种特产的

7、形状、颜色、作用等,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强调:所选材料一定是自己熟知的,特点鲜明,描写时细腻生动,字里行间表达喜爱之情。四、限时习作,生生互评。1.独立完成习作。2.教师记录学生完成时间,并组织生生互评。五、交流展示,点评提升。1.展示个别孩子习作,提出修改意见。2.学生根据点评修改自己的习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