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要讲话教育现象的思考

对不要讲话教育现象的思考

ID:38548172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4

对不要讲话教育现象的思考_第1页
对不要讲话教育现象的思考_第2页
对不要讲话教育现象的思考_第3页
对不要讲话教育现象的思考_第4页
对不要讲话教育现象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不要讲话教育现象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不要讲话”教育现象的思考2010级李秀英一、现状反思我们常常听到老师对着学生说:不要讲话!我们也常常看到在员工大会上,领导对着台下说:不要讲话!说话的老师、领导都觉得自己是在教育对方,并且认为对方应该立即接受教育,认真听话。而事实是,学生依然讲话,员工依然讲话,屡禁不止。对此,教育者似乎无可奈何,受教育者我行我素,教育活动一再陷入尴尬境地。反思这种“不要讲话”教育现象,可以得出一点:这是教育的无能!这种无能的表现主要有:1、教育语言贫乏;2、观念的落后;3、缺乏心理学素养。教育需要一定的语言艺术。教育者语言简单贫乏,势必影响教育的效果。面对学生自由讲话情况,

2、教师总是一个腔调:不要讲话!即使这话曾是极能打动人心的,给重复了无数次后,也绝无再动人的道理,更何况它是一个没商量的命令话语呢。当下,我们可见公路上的交通警示语、公园里的倡导环保的标语,都很讲究语言艺术,诸如:“行车上路要小心,平安二字值千金”“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等等。为什么专们从事教育的教师却不讲语言艺术了呢?在部分教师头脑中,“师长”、“尊者”的封建师徒伦常意识依旧残存,对教育“上施下效”原始内涵的理解还是那么根深蒂固。他们对学生也就缺乏应有尊重和信任,他们崇尚所谓的听话教育,往往无视自

3、己的声色俱厉而不允许学生的不敬,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正是由于这种“外强中干”的严厉,淤塞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之路,划出了师生之间情感裂痕。岂不知,这正是教育者智慧贫乏的表现,是教育者对智慧空虚的无力掩饰。试想,教育者以如此的理念教人子弟,如何能服人心?做教育,离不开心理学知识的指导。一个好教师,必然是善于了解学生心理状态、适时地对学生加以心理疏导、让学生能真正健康成长的教育者。人为什么要讲话?讲话是生活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自我表达的需要!人而不能讲话,岂不是个活死人?学生在课堂上讲话,所谓随便讲话,我们是否该想想:学生为什么讲话?我们是否给了学

4、生必要的讲话讲话机会?如果学生讲话是故意的,那他又为什么这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有言:学生的问题都是信号。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学生的“讲话”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学,那么,对此“问题学生”,教育者的应对策略应该是:首先,清醒认识到,这是一个信号!其次,设法找到心理根源。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咨询有关专家。在这解决过程中,要有信心,要知道:一切的危机都是转机!二、发挥教育智慧创造职业幸福一个教育者,总是被学生的某个存在问题所困扰,如“讲话”该是件不幸的事。而我们知道,学生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此无奈地工作,岂不是件痛苦的事?教师,是有知识的人,是应该拥有智慧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是否

5、发挥智慧去从事教育工作?智慧地做教育,会带给我们职业的幸福。1、借鉴古人的智慧读《史记。叔孙通列传》,不由叹服叔孙通的儒者智慧。史载,刘邦在“汉五年”夺得天下后,先在定陶被诸侯们共尊为皇帝。对刘邦来说,皇帝是做上了,可自己像个皇帝吗?原来,他那帮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以功臣自居常常在他面前狂呼乱叫,刘邦很是苦恼。这一切,叔孙通看在眼里,知道自己该有所作为了。他叔孙通是谁?大儒孔子的传人,想叫一帮缺少教养的武夫不乱喊叫、保持安静,他自有一套办法:制礼!他主动找刘邦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5意思是:儒生很难替你攻城略地,可是能够帮

6、您守住成果。我希望征召鲁地的一些儒生,跟我的弟子们一起制定朝廷上的礼仪。刘邦欣然批准了。“礼”是什么?礼,据郭沫若推测:“大概礼之起源于祀神”。脱胎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礼,具有强烈的禁忌感和极大的威慑力,“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礼记·礼运》)。周公制礼做乐,将礼制扩展到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等庞大范围,对周王朝稳定天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惜春秋时,礼崩乐坏,虽有孔子极力传承,但各国统治者并不认同。如今,天下统一,治国安邦成为头等大事。叔孙通审时度势,发挥儒家的智慧,为刘邦制定了这样的礼:仪:先平明,

7、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向;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向。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依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这是一派多么庄严肃穆、声势煊赫的景象,秩序井然,尊卑分明,令人战栗振恐。这一大汉“朝仪”,深刻地教育了汉高祖那一帮兄弟。“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从朝见到宴会的全过程,没有一

8、个敢大声说话和行动失当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