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40673
大小:13.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4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滁州西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滁州西涧》教学设计教者:柳晓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古诗内容,写出本诗大意。3、品味语言,体味意境,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一起来品味他的高雅闲淡!二、探究感悟1、师范读《滁州西涧》2、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3、按步骤学习古诗(1)知诗人:
2、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自己手中收集到的资料。韦应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着世袭特权,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卫队中的一员,过着骄奢腐化的生活。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深受震撼,发奋读书,27岁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2)解诗题:你从诗题了解到了什么?(3)明诗意:整体感知,自由读诗。这首诗写了什么?自己试试能不能解释诗句?将没有把握或者不清楚的字词做上记号,一会交流的时候注意听与学。(4)组
3、织交流:反复吟读了这首诗,“滁州西涧”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又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呢?预设学生回答:A.感受到“美”。a、从“幽草”感受到美。想象一下“幽草”是怎样的?低声吟诵,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鼻端又仿佛嗅到什么气味吗?读出这“幽草”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此句写的就是“怜涧边幽草”,可不可以不要句中的“独”与“生”二字呢?反复读读,玩味玩味。(“独怜”表现“特别喜欢”“唯独怜爱”,更表达出对幽草的爱怜。“生”写出了草的动态,这静静的草茂盛的样子,生命力展现了出来。)凝练的古诗啊,每一字都带给我
4、们无穷的想象与特别的感受。我们真该静下心来,细细的揣摩,领悟。还从哪里感受到西涧的美?b、“黄鹂鸣叫”感受到西涧静谧的美。细细读读,想象出画面来。用你的朗读,将大家带到你想象的环境中去„„c、感觉到“荒凉”或“自在”。从“野渡无人舟自横”感受到的。从哪个词,想到什么让你感觉到“荒凉”(或“自在”)呢?交流理解“野渡”“舟自横”。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来。d、感受到“动态的美”。从“春潮带雨晚来急”感受到的。比较:换一个字“春潮伴雨晚来急”行不行?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带”:表现了春潮夹带着雨势,滚滚而来
5、,一泻千里。“伴”则显得缓、闲适得多。不适合后面的“急”。)那我就把句子换成“春潮伴雨晚来涌”,行不行呢?是不是更符合前面闲适的情境呢?提示,老师联系了前文,大家可以联系后文考虑。(春潮的“急”才冲击着“舟自横”,如果“涌”,则感觉的多是不安,诗词的意境大不相同。)过渡:其实,了解了作者的心境,才能更明白他为什么这样遣字用词。(4)悟诗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再读读这首短小的七言绝句,看看能否从中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来。生可能找到“独怜”“自”,各谈理由。了解韦应物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6、这首诗,他有一直有着怎样的想法,就能帮助我们理解他此时的心境。(补充资料: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苦的好官。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中唐时期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苦,他有志改良而无能为力,有意退隐而又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任其自然。)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千百年来,这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
7、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让我们把滁州西涧的美景长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一起试着背诵古诗。三、拓展提升:你还收集到了韦应物的那些古诗,和大家交流一下。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滁州西涧》教学反思教者:柳晓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长。高年级的古诗教学,让学生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准确和完整地理解诗词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滁州西涧》是山水诗的名篇,诗人应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因此教学设计围绕着“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四个环节展开。通过诵读把自己能体会的情感
8、、认识都流露出来。学生初读,能初步了解两首古诗的内容和作者情感,但当深沉的含义却无法领略得到时,就引导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通过精读古诗,进一步研读、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感受作者情感变化。老师以初读后问:诗中哪些景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抓“幽草、鸟鸣、潮急、舟横”四个景深入研讨。周老师以初读后问:诗中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图?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再到部分。抓关键词“幽”,把“幽草”与“青草”对比,把“深树”与“绿树”对比,抓“鸣”学以声衬静,然后抓“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