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40645
大小:2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4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地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科目语文年级四年级 主备人教学课题语文天地五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通过金钥匙,明白应该围绕一个议题发表意见。教学重点编探险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明白作计划的好处。教学难点编探险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明白作计划的好处。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三课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个人二次备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语文天地》第一题、第二题、畅所欲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天地》。二、讲授新课:(一)学习摘录笔记,进行组词练习出示投影片:
2、2、学生自己读生字。想一想:观察生词发现了什么?3、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4、指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5、这些生字形状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6、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二)进行词语抄写、说话练习。出示投影:1学生自己朗读词语,画出不懂的词语。2指学生开火车读词语。3互相交流不懂的词语意思。(老师重点指导)4学生学习运用词语。选择自己明白意思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要求: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几句。5先指有能力的学生进行说话,给其它学生做个范例。6学
3、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说给同位听一听,互相进行纠正。7指学生进行词语的造句练习,集体点评,提高造句能力。8、、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比较好,说给大家听听。9、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板书,指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三、课堂小结:课堂中我们进行了生字、词语和句子的练习,课下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把阅读熟练读熟练。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学习《语文天地》,学习阅读《诺言》、初显身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天地》。二、讲授新课:(一)学习名人名言,进行抄写练习。1、出示名人名言:2、自己读一读着这几句话,说说你觉得这几句话说怎样?3
4、、指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4、你能读懂几句话?指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句?5、自己在练习簿进行抄写练习。(二)阅读课文《诺言》。1、昨天大家在课下进行了预习,画出了自己读的不熟练的词语,下面我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每一个生字的发音。3指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复述,了解课文的内容就可以。)4你觉得的这故事中有什么值得你去学习的?(进行语言练习,提高表达水平)(三)学习金钥匙——怎样参与讨论。1学生自己练习,然后指学生进行讲解。1)同位互相商量一下2)教师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
5、学都把自己准备好话说给同学听一听。2、介绍经验,集体交流在班级中交流,教师提出不足与优点。尝试演一演,在集体中评价。3、老师总结:课堂小结:作业设计:1、预习课文,练习查找相关的资料,记录到资料本上,读熟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畅所欲言,介绍自己查找到的一处奇观。 学生学习过程: 本次“综合活动”包括“畅所欲言”、“初显身手”一、导课 课前同学们调查、访问了家人、邻居、老师,了解周围所发生的变化,搜集了一些关于“把聪明用在正地方”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明确交流的要求 1、交流时条理要清楚,内容要充实。
6、 2、可用数字、图片、实物来说明。 三、集体交流 四、总结 通过同学们谈这些例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五、找一找 活动前,教师从搜集历史上关于智谋的故事说起,引发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发现“智谋”。可以由家庭——社会,有校内——校外,由国内——国际。然后,让学生根据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一个主题,个人或小组合作。讨论后,要给时间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访问等,用自己的耳朵去听,自己动手搜集材料。 全班可以同意确定反映“智谋”的前因后果,以及整个过程。 六、写一写 写前引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选择一种表达形式,如记叙、
7、说明的文体,小诗、新闻等,还可以以某一种物品自诩的口吻,写一篇童话,反映其“智谋”过程。 评价习作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习作内容的真实、科学等方面入手,使习作内容表达意思清楚,明确,反映社会一定的变化,有一定的条例,语言通顺。让学生在自评的基础上,小组内评价,教师参与评价。 七、说一说 结合找一找后出墙报的内容进行,也可以结合写一写他评时进行。总之,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记录、等能力。 八、写一写 根据“笔下生花”的要求,展开辩论,据理力争,然后分别把四个人的想法写出来,讨论一下谁对谁错。 课堂练习板书设
8、计 智谋故事 围魏救赵 空城计 破釜沉舟 隔岸观火 调虎离山教后反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