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教学与赏评PPT

陶渊明《饮酒》教学与赏评PPT

ID:38524705

大小:2.73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14

陶渊明《饮酒》教学与赏评PPT_第1页
陶渊明《饮酒》教学与赏评PPT_第2页
陶渊明《饮酒》教学与赏评PPT_第3页
陶渊明《饮酒》教学与赏评PPT_第4页
陶渊明《饮酒》教学与赏评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陶渊明《饮酒》教学与赏评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陶渊明《饮酒》学习重点一.简析诗中所体现的“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心态。二.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返回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先后担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小官,因不满官场黑暗,辞官归隐。从此躬耕自资,直至贫病而卒。陶渊明是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其诗质朴自然,对唐以后的诗歌有很大影响。有《陶渊明集》。返回背景简介陶渊明因家庭贫穷而出仕,十多年间时官时隐。最后一次出任彭泽县令仅八十几天,即弃官归田,并终身告别仕途。陶渊明怡然自得、平和实际的人格,也

2、促成了他诗文平淡自然的风格和情趣高妙的艺术成就。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他的诗,以歌颂自然风光、抒发恬静审美情趣的田园诗为代表。《饮酒》诗共20首,都是陶渊明在归隐田园期间,于酒后陆续写成的。这里所选的第五首写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还乡后所作。当时作者五十三岁,体现了陶渊明适意自然心态的深度,是公认的“无我之境”的代表作。返回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

3、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安静。东篱下采摘菊花时,抬头悠然见南山胜景。山中景色在傍晚更美丽,结队的鸟儿飞向南山的怀抱。山中蕴含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此诗主要自我描摹诗人弃官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决心远离浑浊的世俗功名后,回归自然,陶醉在自然界中,乃至步入“得意忘言”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此诗意境从宁静忘世,到物化忘我,再到得意忘言,层层推进,是陶渊明归隐后适意自然人生和返璞归真最深邃、最充分的体现。研讨分析第一层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车马喧”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2.“心远地自偏”,“远”的对象是什么?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两句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是什么关系?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心灵避离尘俗,喧闹之处也自然安静。(由果及因)4、心远与地偏又是什么关系?这里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人生哲

5、理?“心远”与“地偏”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揭示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意念,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安静的环境和生活的乐趣。“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研讨分析第二层一、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意境分析)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菊花,偶一抬头,悠然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在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鸟、日、人景,由近及远,构成了

6、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这千年脍炙人口的名句,名在哪里?1、刻画出一个悠闲自得的采菊形象。“采菊东篱下”,为何偏采“菊”?“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陶渊明常以孤云、松菊自比,表现了诗人孤芳自赏、守志不阿的耿直品格。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刻画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形象。2、从情与景的关系来看:描绘了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

7、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天真意趣。另外,“采菊”是俯,“见南山”是仰,俯仰之间,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合,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怀。3、“东篱采菊”的形象。为何又在“东篱下”呢?首先,东是春天的方向,象征大自然。先东,后南,再西,全方位融入自然,物我合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

8、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历来为人所称赞。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