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23938
大小:1.54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6-14
《《师说》详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者:韩愈师说课堂导入湖北民间有这样的一种风俗:在东堂供上一块“天地国亲师”的牌位,天,人靠天吃饭;地,人靠地长粮;人的生存和发展亦离不开国君和亲朋。而把师放在与他们同等的位置,可见师的重要作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作者及古文运动1、韩愈(768-824),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
2、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像退之韩昌黎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韩愈祠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2、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
3、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文以载道”、“文道结合”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收召后学,作《师说》。”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社会背景:解题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叙。初中时学过的《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这种文体。“说”是古代论说文
4、的一种,与“论”相比较,“说”较偏重于说明(始自唐宋,明清时尤甚),而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同时,“说”的内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所以后世对于论说文中的“说”,又有所谓“杂说”的称呼。本文标题“师说”不是“说说老师”之意,“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即“解说……的道理”之意。“师说”的意思应为“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句读()或不焉()经传()从师()读书()不能()传道()从容()老聃()蟠()苌弘()近谀()作师说以贻()之冉()潘()长幼()须臾()怡()dòufǒuzhuàncóngdúb
5、ùchuáncóngdānpánchángyúyírǎnpānzhǎngyúyí读准下列字的读音:者,辅助性代词,这里指“人”。学者:即求学的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者:辅助性代词代词,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的语气。1、表示“‥‥‥的原因”。2、表示“用来‥‥‥的东西”。这里是:“用来‥‥‥的”课文分析道:道理,指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业:学业。惑:疑难问题。受:同“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而不从师
6、,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动词,懂得,明白。之:代词,代道理,知识。孰:谁,疑问代词。惑:名词,疑难问题。从:动词,跟随,追随。为:动词,作为,成为。解:理解,解决。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介词,在。闻:知道,懂得。从:追随,跟随,动词,省略了宾语。师:意动,“以……为老师”。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动词,学习。庸:副词,表疑问,岂,哪。年:年龄。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所以,因此。无:不论,不分,动词。之:放在主谓之间
7、,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所:代词,代方位,是动词的前置宾语,这里可译成“地方”。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随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始终不能理解。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的道理也可能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并以他为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贵,无论地位低贱,无论年长,无
8、论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第一段本文的中心论点:正面阐述道理古之学者必有师。2、从师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择师的标准:闻道先乎吾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师,动词,从师学习;道:名词,风尚。传:流传。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