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ID:38506299

大小:293.05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6-13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_第1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_第2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_第3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_第4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消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内科教研室主要内容1、概念2、历史沿革3、与西医联系4、病因病机5、诊断要点6、鉴别诊断7、辨证论治定义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乏力,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消为消耗水谷津液气血之意,渴即口渴引饮。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量多,形体日渐消瘦,并可出现痈疽等多种并发症。历史沿革在人类医学史中,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最早,且论述甚详细。消渴之名,首先见于《内经·奇病论》,根据病机与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金匾要略》立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诸病源候论·消渴候》明确

2、认识到消渴病易发痈疽和水肿等并发症。《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最先记载了消渴病尿甜的发现。刘河间《三消论》是阐述三消燥热学说的专著,提出“三消者,燥热一也”,治则是“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人身津液之衰。”与西医联系西医学的糖尿病、尿崩症、神经性多尿症等均可参照消渴病辨证论治。病因病机(一)病因1、禀赋不足2、情志失调3、饮食不节4、劳欲过度(二)病机1、基本病机消渴的基本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2、病位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胃(脾)、肾,尤以肾为关键。病因病机(二)病机3、病理性质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本病特点。本虚指阴虚、气

3、虚、甚则阳虚,其中以阴虚为主,气虚、阳虚为阴虚转化而成。消渴病阴虚贯穿于整个病程之中涉及肺、脾胃、肾等脏,尤以肾阴亏虚最为重要。标实是指燥热、瘀血、痰浊等,其中又以燥热为主,痰瘀为继发因素。燥热是消渴最主要的病理因素,燥热在上则肺燥津亏,口渴多饮;燥热在中则胃火炽盛,消谷善饥;燥热在下则下耗肾阴,肾失封藏固摄,则小便量多,尿甜。阴虚与燥热密切相关,相生相伴,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因病机(二)病机4、病机转化消渴病日久,其病机可出现多种变化,常见的有两种:一是阴损及阳,阴阳俱虚;其中以肾阳虚与脾阳虚较多见。二是病久入络,瘀血阻滞。消渴病瘀血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阴虚、燥热

4、、气滞、正虚是其主要因素。因阴虚血少,粘着难行;燥热内灼,煎熬营阴,血受热灼,涩滞不畅;情志内伤,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正气虚弱,无力鼓动,血行迟滞。瘀血一旦形成,可影响津液的生成与输布而使消渴加重,使本病更加缠绵难愈而变证丛生。病因病机(二)病机5、预后消渴病的一般演变规律是,初起常以阴津亏损,燥热为主,随着病程的进展,阴精亏损日甚,津伤则气损,阴亏则气耗,故又渐至气阴两虚。日久则阴损及阳,而出现阴阳两虚之证。消渴常病及多个脏腑,病变影响广泛,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形成消渴与其他病证共见的复杂局面。临床上,消渴病症状的轻重,“三多一少”的程度是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而血糖值是

5、其重要依据。是否合并有并发症及其病变的程度,有无脏腑衰竭,特别是有无脾肾阴阳两虚证候等,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症状较轻,血糖控制较好,并发症少或不严重,脏腑衰竭之象不明显者,病情较轻;反之则为病重。证见阴阳两虚甚至厥脱昏迷者,是为危象。病因病机诊断要点1、临床特征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的“三多一少”或尿有甜味等为主要临床特征。2、病史本病多发于中年以后,以及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中年以后一发病,即可见并发症。本病与禀赋不足有关,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3、辅助检查查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尿比重,葡萄糖耐量实验等,有

6、助于明确诊断。病情较重时,还要查血尿素氮、肌酐,以了解肾功能的情况;查血酮,以了解有无酮症酸中毒;查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钠、钙、氯化物等,以了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情况。诊断要点1、消渴与瘿病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瘿肿有形则与消渴病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鉴别诊断2、消渴与食亦食亦指消谷善饥,肌肉瘦削,多因胃肠、胆有燥热而致。《素问·气论》曰:“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形体消瘦,又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其中的多食易

7、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鉴别诊断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部位消渴病的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但根据表现程度上的轻重不同,而有上中下三消的不同,即肺燥、胃热、肾虚之别。通常把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中消;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下消。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2、辨标本本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常因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的不同,而阴虚和燥热之表现各有侧重。一般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则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