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培训讲稿

201403培训讲稿

ID:38504762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201403培训讲稿_第1页
201403培训讲稿_第2页
201403培训讲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403培训讲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年春季枫香九年制学校第一次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讲稿枫香九年制学校培训单位:枫香九年制学校培训时间:2014年3月21日15:00培训教师:杨榆培训对象:枫香九校全体教师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找准渗透点是为了解决育人从哪儿选择突破口,把握渗透时机是为解决什么时间、怎么突破的问题,教师要恰倒好处地处理二者的关系。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主题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杨瑜

2、按照《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提出的内容、数量、目标要求渗透,就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分述如下:(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分量、难度上有严格界定。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在35个学科中共设计了730个渗透点。12年大致有480个教学周、14000个课时,平均每周只有1.52个渗透点,也就是平均每19节课,法制内容才会在教学中出现一次,频率不高。从具体到一节课的时间占用来看,最简单的,只要求告知学生法律法规名称,最复杂的,占用时间也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安排渗透的法制内容,都是普通的法制常识和比较容易理解的法律法规,不会超过学生的认知能力,既有对象上的

3、针对性,又属于普法范畴。(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确的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结合《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科学融入、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潜移默化效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并且在《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中作了相应设计。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主题二:如何控制渗透时间?——杨瑜此问题的提出,既很实际,又不太好讨论。因为,客观上

4、要利用一定的时间来渗透法制内容,所以说提得很实际。但是,如果从“渗透”二字来理解,学科内容和法制内容是交织在一起的有机统一体(所以也有人称为“融入”),不是“插播广告”,所以,又很难讨论哪些时间属于学科教学,哪些时间属于法制教育。作几点说明:(一)要正确理解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策略上的要求,强调学科教学和法制教育的统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借船过河”,靠“搭顺风车”而实现目标,应当努力追求顺势而出、不露痕迹、见好就收的教学境界,不要为了渗透而渗透。否则,既有违“渗透”二字的本义,又可能真正在时间上发生矛盾。(二)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科教学为主,法制渗透为辅的原则,首先在法制

5、教育的分量、难度、要求上恰当定位,避免花费过多的时间于法制渗透。(三)不能人为造成法制教育和学科教学“抢”时间的局面。渗透法制教育的时间靠“挤”而不是靠“抢”。所谓“挤”,即通过精心备课、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措施,减少时间浪费,提高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四)客观地说,平均每19节课才渗透一次法制内容,每次用三、五几分钟来渗透法制教育,是完全不成问题的。担心法制教育“抢”学科教学的时间,没有必要。至于教学中不科学安排时间,信马由缰,随心所欲,甚至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那是另一回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