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75187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24课《河中石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中石兽》教学设计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高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3.反复诵读,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教学重点】能准确地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先请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将相同量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冰箱中冷冻,你觉得哪杯水会先结冰?(生答)有人说是冷水,有人说是热水,也有人说是一起结冰,那么实验证明是热水先结冰。发现这个现象的是非洲坦桑尼亚的一所中学的初三学生姆潘巴,所以世界上将这一奇特的现象称为姆潘巴效应。其实,生活当中还有很多让我们意想不到
2、的事情发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代大才子纪昀带给我们的故事《河中石兽》,看看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二、疑读 正音断句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1.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板演生僻字)圮 木杮学生自由朗读,用批注法在文中标出生字难句,并记下疑惑。2.指名朗读,读出提高。请学生评价(评价可从正音、停顿两个角度进行)多媒体出示本课疑难字词,学生齐读。划一划:师:字正腔圆,还要读出节奏感。僧/募金重修是/非木杮盖/石性/坚重棹(zhào)/数小舟3.感知文意,把握主旨句。(1)本文最能体现作者想法的关键句是哪一句?(生找出并翻译,师适宜点拨)。(2)到底是什么事情让
3、作者得出如此结论呢?(概括故事内容)三、译读 明其意(一)小组合作,理解文意。要求: 1.组内轮流翻译 2.难点做好标记(二)你问我答。请学生提出自己有疑惑的句子,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三)译一译(合作探究,突破难点。重难点词句)1.教师:文中找石兽出现了哪几个人?分别是谁?僧人、讲学家、老河兵(板书)师:僧人去哪里找?结果怎样?僧人:原地竟不可得;顺流而下寻十余里无迹2.针对僧人找石兽的方式,讲学家笑了,他笑什么?这笑里体现出一种怎样的心理?(学生读讲学家的语言,读出嘲讽和自以为是的语气。)3老河兵认为应该到哪找?依据是什么?针对讲学家的言论,他为什么也笑了?笑里包含着怎样的意
4、味?依据: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请一生翻译。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关注课下注释)画一画:把老河兵的这句话转换成图形来演示一下。(学生演示后,师多媒体呈现)4.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四人讨论)庙僧:根据常情,经验不足将学家:缺乏实践,主观臆断老河兵:经验丰富,考虑全面四、创读 悟其理再读关键句,理解作者这句评论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实践出真知)演一演(情景再现)请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再现文中某个人物寻找石兽的经过。(语言、
5、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等)五、背读 得其法投影:背一背凡河中______,当求之于_____。盖石性______,沙性______,水不能冲______,其反激之______,必于石下迎______处啮沙为______,渐______渐______,至石之______,石必倒掷______中,如是再______,石又再______,转转______,遂反溯流逆______矣。求之______,固______;求之______,不更______乎? 若有时间再减,再背。 凡______,当________ 之于_____。盖______,沙性______,水不能冲______,其______
6、,必于_____迎______处_____为______,渐______渐______,至石之______,石必______中,如是再______,石又再______,转转______,遂反溯流逆______矣。求之______,固______;求之______,不______乎?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河中石兽纪昀僧 人:根据常情,经验不足讲学家:缺乏实践,主观臆断老河兵:经验丰富,考虑全面2017年镜湖区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课题:《河中石兽》执教者:高莉上课时间:2017年3月23日上午第二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