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爱莲说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爱莲说

ID:38474466

大小:21.9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爱莲说_第1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爱莲说_第2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爱莲说_第3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爱莲说_第4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爱莲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爱莲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爱莲说》教案江西省修水县太阳升中学邹祖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Ø (1)朗读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品读课文,感受莲花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探究文章的主旨和写法过程与方法Ø 通过范读、齐读和译读三个环节实现目标(1);通过思读、研读和品读环节实现目标(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Ø 学习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难点体会品味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将梅兰竹菊视为笔下的宠儿,但

2、在宋代却有一位大哲学家偏偏爱莲,并以一篇《爱莲说》在文坛名流千古,这个人就是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千古名篇《爱莲说》(板书课题)    周敦颐,字茂叔,因为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后代的人由于这个原因称他为“濂溪先生”谥号元公,北宋著名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代表作《周元公集》。他一生酷爱莲,为了与莲花朝夕相处,他在做南康郡守时,曾经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并在池中建有赏莲亭。那么莲花究竟有何魅力,让理学宗师如此痴迷?还是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去寻找答案。  (二)研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

3、、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和节奏,标记在书上。准确读出文中重要字词的音。   3、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节奏。   哪个句子的节奏读不准,可以提出来大家探讨。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怎么停顿?5、生讨论。(略)6、教师归纳:通常情况下在主语和谓语,谓语和宾语之间会有逻辑断句;在连词“而”之前会有语气停顿。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怎么停顿?生讨论(略)。8、下面大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课文。9、下面让我们对照注释自由译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的词语和语句圈点出来,彼此交流讨论。分小组进行。预设:(1)“中通外直“怎么翻译?(2)“不蔓不枝”中的“蔓和枝”怎

4、么解释?教师:其实这两个词语确实为一种词性,它们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长藤蔓,长枝节”前者在文中语意又进一步引申为“牵连”其实本文中还有一个词是词类活用,你能找到吗?生:我知道是“香远益清”的“远”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向远处传播”。10、师:通过刚才的探讨,我想大家都对文意了然于胸了,那么回到我们开课时那个问题,周敦颐为什么如此爱莲,你从他的文本中找到答案了吗?请用文中语句回答。生:应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生:还有一点是第二段中的“莲,花之君子者也”师:很好,

5、从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爱莲花一方面是因为莲花自身的高洁美丽,但更重要的是因为莲花身上具有君子的美德,所以作者才倍加喜爱它,那么下面我们来品析第一段中描写莲花的语句,概括一下它具有君子的哪些美德?请大家齐读“予独爱……亵玩焉”学生分析讨论。明确:我从“出淤泥而不染”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德。我从“濯清涟而不妖”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谦逊质朴”的品德。我从“中通外直”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正直,心胸坦荡“的美德。我从“不蔓不枝”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不攀附权贵、阿谀逢迎”的美德。我从“香远益清”一句中看出莲花具有“君子美名远扬”

6、的品德。我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出莲花具有“自尊自重”的美德。11、师:本文是写莲花的,可是作者却在文中不惜笔墨的写了菊花和牡丹,以及喜爱这两种花的人,这样写有何用意?预设:生1:写另外的两种花是为了衬托莲花。生2:写着两种花是为了写两种人,就像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君子一样,写菊花是要写像菊花一样的隐逸者,写牡丹是要写像像它一样的世人,用这两种人来衬托作者。师:那老师想知道作者想要衬托什么?生3:作者是想用这两种人来衬托作者的君子般的美德。师:你的回答语言不严密,能用人来衬托美德吗?生3:我知道了,应该是用这两种人的生活态度来衬托作者的态度和追求。生4:

7、我觉得还应该再具体一些,我认为作者是用陶渊明追求隐逸和世人追求富贵的生活态度来衬托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师: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的理解确实深刻了那大家看看同样是衬托,角度有什么不同?明确:陶渊明是对作者的正衬,世人是对作者的反衬。12、师:很好其实作者写三种花的目的是要写三种人,是要再现他们的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最终表明作者周敦颐对于自己人生的一种态度和志向,这种写作手法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叫做“托物言志”。你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作者所托之物是什么?所言之志是什么?明确:所托之物是莲花,所言之志是作者淡泊名利,不同流合污的志向。师:

8、本文有没有借物喻人的手法?生:我认为有,因为第二段前半部分作者用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