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72966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放大真情,真情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教教材分析单位: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设计者:吴玮教材分析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吴玮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语文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重视,而作为“四能”之首的作文能力,尤其受到了全体师生的重视。然而问题却接踵而来,绝大部分师生认为,新教材中所要求掌握的能力及知识系统庞杂、方方面面,评讲课文必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长期、系统而又艰巨的工程。因此,绝大部分教师一直苦恼于教材
2、分析与作文教学之间互为消长的时间配置,苦恼于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鉴于教材分析与作文教学二者缺一不可,课堂时间又极其有限的现状,我认为,应该把教材分析和作文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使之起到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的效果,既能掌握课本知识,又能提高作文能力,不但克服教材分析和作文教学之间此消彼长的矛盾,并且将二者融为一体,互相促进。一、观察细致,捕捉特征如“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
3、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选自《列夫·托尔斯泰》,人教版八年级下)这段文字中印象最深的是托尔斯泰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纠缠不清的树根似的眉毛,泡沫一样的鬈发,滔滔白浪似的大胡子,作者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抓住托尔斯泰面部多毛、须发浓密的特征反复描写,不但不给人以重复之嫌,反而一下子就让读者对托翁的面部特征产生了不同寻常的深刻的印象。从课文的实例段落出发,不仅要学生学
4、会分析阅读,也能把这种生动形象的描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抓住一个典型的细节,抓住一个区别其他的特征,就能胜过千言万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如果说叙述是“走马观花”,那么描写就是“下马看花”,而细节描写则是“下马近距离看花”。在文章中最突出中心的地方,或是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特点的地方要不惜笔墨进行细致描绘,描写越细腻,语言越优美,越能感染读者,越能打动读者。以《背影》为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
5、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选自《背影》,人教版八年级上)作者运用“走”“探身”“攀”“缩”“微倾”等一系列的动词将父亲“买橘子,攀爬月台”这一细节放大,用一个慢镜头将“我”看见父亲的那一瞬间延长,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如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我们由此才可以体会到家道中落、体弱多病却又心细如发、爱子如母的父亲形象,读者的泪才会随着作者一起流下来。三、妙用修辞,绘其神韵调动
6、身上的感觉器官,运用修辞手法,细致描绘人、事、景的具体状态。写作文时,要边写边追问,清楚了文章中的人、事、景“怎么样”,再进行想象延伸,并调动身上的感觉器官,运用修辞手法,细致描绘人、事、景的具体状态,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九年级上的名著导读中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选段,关于三拳的情形,施耐庵是这样写的:第一拳:“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
7、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明末清初杰出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这三段文字大加赞赏:“真正奇文”“三段,一段奇似一段”。三拳的描写,鲁提辖怎么骂他,打在什么地方,打得怎么样,好像什么,句式一致,构成排比。同时三拳三个比喻,“油酱铺”“彩帛铺”“全堂水陆道场”,喻体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去形容,就这样通过一连串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形象比喻,使鲁提辖的三拳,各尽其妙,绝不雷同。四、精选词语,一字传神用
8、最恰当的词来描绘人物的某一情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文学大师福楼拜教导他的学生莫泊桑时这样说:“无论你描写什么事物,要说明它,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动词;要区别它的性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你必须不断地推敲,直到找准这个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止。你不能满足于差不多,不能逃避困难,用似是而非的语句去敷衍。”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是每个作者应该担当的责任。而细节描写往往采用的词语多是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