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63873
大小:2.77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3
《安徽民风民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民风民俗目录1、黄梅戏2、淮南豆腐文化节3、徽州人的节令习俗4、安徽习俗--踏青5、张贴门神6、龙灯黄梅戏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
2、。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淮南豆腐文化节中国豆腐文化节是由原商业部、原国内贸易部、原国家国内贸易局、中商会先后分别与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淮南市人民政府承办,每年9月15日海峡两岸(淮南、台北)同时举办的,集文化、旅游、经贸于一体的国际性商旅文化节庆,自1992年起连续在淮南举办了十一届。徽州人的节令习俗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因农历十二月称“腊月”,故名。“腊八”一过,春节临近,家家户
3、户要从腊八这天起,清扫屋宇灰尘。当天要吃腊八粥,黟县、休宁县北乡一带还晒干豆腐,称“腊八豆腐”。腊八过后,家家开始宰年猪,互相请吃杀猪酒,裹糯米粽,做米??,煎油豆腐,炒花生、蚕豆,做芝麻糖、冻米糖等。还要人家将婚嫁活动安排在这一天举行,故有民谣曰:“腊八腊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俗称“小年夜”。前一天深夜,家家户户祭灶,供送“九田东厨司命灶君”上天奏事,俗称“送灶”。祈求灶君在玉皇大帝跟前多说好话,保佑一家人畜平安。小年这一天,家家堂前挂祖宗画,画上记载历代祖先名讳,或绘制祖先遗像。设烛台香案
4、,置贡品,接祖宗来家过年。从这天起,家家户户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扫除尘埃,干干净净迎接新年。除夕:谚云“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吃个年夜饭,午夜放个炮竹什么的,这与外地的差别倒是不大。春节:大年初一,大家都穿戴一新,幼辈向长辈拜年,大家依次向祖宗拜年,同辈之间也互相恭喜。这一天,讲究忌讳,不动刀剪,不拿针线,不下锅煎炒(忌吵),不沾扫帚,不向门外泼水,不打碎杯碗器皿,不打骂儿童。认为犯忌为不吉,本年就会有破财、生病及其他灾祸。祁门县还有“喊年”的习俗。即正月初一、初二两日,由村中年事最高的为领班,组织青年及男童,排成长蛇阵
5、,挨家喊拜年,每至一户,由领班者高喊被拜年的当事人名字并加上称谓,或者说:“向宝厅拜年”,或者以称谓喊拜。受拜者旋即应声说“多谢大家来了”,喊年者齐复声:“应该来的”。别有一番意思。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晚上还要送祖宗回山,在祖宗画像前摆上酒菜,焚香祭拜,家家户户还要张挂彩灯,徽州区岩寺镇的元宵戏灯最为盛行。安徽习俗--踏青春游又称郊游、踏青、游春,属于民间传统游乐活动。自晋代始,江南一带已广传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述“曲水流觞”的文人雅趣。至元代白朴《墙头马上》剧本描绘:“今日乃三月初八日,上巳节令。洛阳王
6、孙士女,倾城玩赏。”而且是青年男女结伴同游,如望江县《女子时髦》歌称“三月初三日,谁家仕女游?”发展至今日,春游或五一节、国庆节放长假期间,城镇人或徒步踏青,或乘车郊游,有骑自行车、驾摩托、搭公交车而行,也有以写生、摄影、考察、静思与社会调查、访问等专题内容的游览、观光行动,结伴前往风景名胜地点尽兴玩赏,成为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中充满乐趣的一项内容。张贴门神春节贴门神为民间传统风俗。据晋代干宝《搜神记》称:“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茶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
7、晋时习俗,民家即于除夕时“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象虎眼,以祛不祥。”后简化为在两扇门上各书“神荼”与“郁垒”字样做门神,或绘画二神的图像以驱邪。龙灯九华山及附近乡邻逢年或重大节日活动时,以舞龙灯、狮子灯庆贺助兴。龙灯以竹篾扎成拱形,一拱一板,每板长约1.5米,内燃蜡烛,少则九板、多则数十板(均为奇数),每板1人扛舞,并敲锣打鼓随行.龙灯是民间庆贺喜庆的一项大型集体活动,所到之处观者如潮,十分热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