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下区和肝门静脉系统

结肠下区和肝门静脉系统

ID:38434590

大小:6.58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12

结肠下区和肝门静脉系统_第1页
结肠下区和肝门静脉系统_第2页
结肠下区和肝门静脉系统_第3页
结肠下区和肝门静脉系统_第4页
结肠下区和肝门静脉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肠下区和肝门静脉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结肠下区局部解剖学课件一、空肠与回肠jejunumandileum二、盲肠cecum三、阑尾vermiformappendix四、结肠colon五、肝门静脉hepaticportalvein目录一、空肠与回肠(一)空肠与回肠的比较(了解)项目空肠回肠位置左上腹右下腹长度近侧2/5远侧3/5管径较粗较细管壁较厚较薄色泽较红较淡粘膜环状皱襞密而高疏而低淋巴滤泡仅有孤立淋巴滤泡孤立淋巴+集合滤泡(二)动脉血供1、来源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的12~18条空、回肠动脉。2、供血特点分支间吻合形成动脉弓(一般空肠有1~2级动脉弓;回肠有3~4级动脉弓;回肠末段为单弓)。自弓上发出直动脉分布于肠壁,

2、直动脉之间缺少吻合(三)系膜三角位置:是系膜缘处,两层腹膜与肠壁(无腹膜覆盖)之间形成的三角形间隙,有血管、神经及淋巴管出入。临床意义:小肠切除吻合术时,应注意缝合此三角,以促进愈合,防止发生肠瘘或感染。Fig二、盲肠右髂窝内下端为盲端左侧接回肠向上续升结肠属腹膜内位器官,但一般无系膜偶尔出现系膜,可导致移动性盲肠2、与腹膜的关系1、位置、形态、续连3、回盲部的概念与临床意义(1)概念回肠末端、盲肠和阑尾3者彼此相连、靠近,合称为回盲部。(2)特点与临床意义回肠末端与盲肠几乎呈直角盲肠直径为回肠的3倍回盲部是肠套叠的好发部位Home三、阑尾1、位置*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的交

3、点。临床意义:阑尾炎时该处有固定压痛。位于右髂窝内。附着于盲肠后内侧壁并开口于盲肠,远端游离。2、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麦氏点*(McBurnry点)兰氏点(Lanz点)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的交点。3、手术寻找阑尾根部的标志*沿结肠带追踪(因3条结肠带汇聚于阑尾根部)4、阑尾的常见位置及与阑尾炎症状的关系*P240-241;2495、阑尾的血供*(1)阑尾动脉appendiculara.起于回结肠动脉或分支(盲肠前、后动脉)。经阑尾系膜游离缘达阑尾尖,沿途分支布阑尾。(2)阑尾静脉appendicularv.阑尾炎时,切忌挤压阑尾,以防止细菌经阑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

4、脉→入肝,导致肝脓肿。Fig伴同名动脉,汇入回结肠静脉临床意义四、结肠分四部(复习)有两个弯曲(复习)与腹膜的关系:升、降结肠为间位;乙状结肠和横结肠为内位1、结肠的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中结肠动脉(布横结肠)回结肠动脉(布升结肠下1/3)右结肠动脉(布升结肠上2/3、结肠右曲)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布降结肠、结肠左曲)乙状结肠动脉(布乙状结肠)2、边缘动脉*①构成、位置是各结肠动脉的分支之间彼此吻合,在近结肠处形成的连续的动脉弓,从回盲部至乙状结肠末端。②分支——直动脉长支:在浆膜下环绕肠管,至另2条结肠带处发分支入肠脂垂后再穿入肠壁。短支:在系膜带处穿入肠壁。③临床意义结肠手术分离

5、、切除肠脂垂时,不可牵拉,以免将长支拉起切断,影响肠壁供血。Fig四、肝门静脉1、合成、行程、汇入*多由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在胰颈后方合成。向右上入肝十二指肠韧带→肝门处分左、右支入肝→反复分支→注入肝血窦。2、肝门静脉的属支*肠系膜上、下静脉;胃左、右静脉;脾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3、门静脉系的特点是介于两种毛细血管间的静脉。门静脉及其属支缺乏静脉瓣膜,故门脉压↑时,血液易逆流。4、门—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复习)吻合部位静脉丛(网)吻合情况食管下段食管静脉丛门-上腔静脉系吻合直肠下段直肠静脉丛门-下腔静脉系吻合脐周皮下脐周静脉网门-上、下腔静脉系吻合腹后壁Retzius静脉门-上

6、、下腔静脉系吻合椎管周围椎内、外静脉丛门-上、下腔静脉系吻合Fi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