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结肠下区

局部解剖结肠下区

ID:17396029

大小:5.72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30

局部解剖结肠下区_第1页
局部解剖结肠下区_第2页
局部解剖结肠下区_第3页
局部解剖结肠下区_第4页
局部解剖结肠下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局部解剖结肠下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空肠与回肠Jejunumandileum二、盲肠Cecum三、阑尾Vermiformappendix四、结肠ColonContents一、空肠与回肠(一)空肠与回肠的比较(了解)项目空肠回肠位置左上腹右下腹长度近侧2/5远侧3/5管径较粗较细管壁较厚较薄色泽较红较淡粘膜环状皱襞密而高疏而低淋巴滤泡仅有孤立淋巴滤泡孤立+集合滤泡(二)动脉血供2.供血特点分支间吻合形成动脉弓--空肠有1~2级--回肠3~4级--回肠末段为单弓分支——直动脉--分布于肠壁--直动脉间缺少吻合--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的12~18条空、回肠

2、动脉1.来源错误切口正确切口肠系膜应作扇形切除,且对系膜缘侧的肠壁应稍多切除一些,以保证吻合口对系膜缘侧有充足的血供,避免术后缺血坏死或形成肠瘘。肠切除吻合术注意事项二、盲肠右髂窝内下端为盲端左侧接回肠向上续升结肠属腹膜内位器官,但一般无系膜偶尔可出现系膜,则可导致移动性盲肠2.与腹膜的关系1.位置、形态、续连3.回盲部①概念--回肠末端、盲肠和阑尾3者彼此相连、靠近,合称为回盲部②特点③临床意义回肠末端与盲肠之间几乎呈直角盲肠直径为回肠的3倍---是肠套叠的好发部位--右髂窝内--近端附着于盲肠后内侧壁并开口于盲肠-

3、-远端游离3.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三、阑尾★1.位置麦氏点*(McBurnry点)兰氏点(Lanz点)2.手术寻找阑尾根部的可靠标志--沿结肠带追踪(因3条结肠带汇聚于阑尾根部)4.阑尾位置及临床意义①回肠前位(28%)位于回肠末段前方,尖向左上阑尾炎时,兰或麦氏点压痛明显可刺激回肠引起剧烈呕吐②盆位(26%)经腰大肌前面入盆腔,尖端可贴近闭孔内肌或盆腔脏器体征腰大肌征阳性(伸髋时疼痛)闭孔内肌征阳性(屈髋并内旋时右下腹疼痛)盆腔脏器(膀胱、直肠等)刺激症状腰大肌征③盲肠后位(24%)位于盲肠后方,尖端向上位置深阑尾炎时

4、,腹部体征不明显④回肠后位(8%)位于回肠末段后方,尖向左上炎症时腹部体征出现晚容易导致弥漫性腹膜炎⑤盲肠下位(6%)位于盲肠后下方,尖向右下容易形成右髂窝脓肿急性穿孔性阑尾炎5.阑尾的血供①阑尾动脉appendiculara.起于回结肠动脉或分支(盲肠前、后动脉)经阑尾系膜游离缘达阑尾尖,沿途分支布阑尾②阑尾静脉appendicularv.伴同名动脉汇入回结肠静脉临床意义--阑尾炎时,切忌挤压阑尾,以防止细菌经阑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入肝,导致肝脓肿四、结肠★Colon分四部有两个弯曲--结肠右曲(肝曲)-

5、-结肠左曲(脾曲)与腹膜的关系--升、降结肠为间位--横、乙状结肠为内位1.结肠的动脉①肠系膜上动脉中结肠动脉--分布于横结肠回结肠动脉--分布升结肠下1/3右结肠动脉--分布于升结肠上2/3及结肠右曲②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分布于降结肠、结肠左曲乙状结肠动脉--分布于乙状结肠2.边缘动脉*P123Conicmarginalartery①构成、位置---是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各结肠动脉的分支之间彼此吻合,在近结肠处形成的连续的动脉弓,从回盲部至乙状结肠末端。②分支——直动脉长支:在浆膜下环绕肠管,至另2条结肠带处发分

6、支入肠脂垂后再穿入肠壁短支:在系膜带处穿入肠壁③临床意义---结肠手术分离、切除肠脂垂时,不可牵拉,以免将长支拉起切断,影响肠壁供血。结肠下区思考题1、解释:回盲部;边缘动脉2、阑尾常见的位置有哪些?不同位置的阑尾炎分别有何特点?3、阑尾的动脉血供?静脉回流与临床意义?4、简述结肠的动脉血供?Theen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