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21334
大小:2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12
《真爱梦想—2011春季上海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春季上海梦想课程教师培训——经验交流分享总结上海英才小学谢辉(兜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这个梦想纷飞的季节,我已不再是独守五百年的石桥,而化作了悠悠巷头那放飞梦的领路人。闭眼时,已不觉梦里花落知多少,眸开际,环视四周,只见姹紫嫣红,一片春意盎然,枝头闹。就是这样一个挑逗人心的时节,2011年春季上海梦想课程教师培训如期召开,又圆满结束。2月26日,一大早,来自各校的老师齐聚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办公室。办公室是两间绝对算不上宽大、豪华的梦想空间,有童话的格调,梦想的影子,绝对符合我们梦想领路人的身份。在
2、这个温馨的小家里,不难发现有“爷”字辈儿的老教师,有“父母”辈儿的中年教师,更有同辈儿的年轻教师,我们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就在这其乐融融的时刻,嘟嘟那极富磁性的声音,宣告了此次培训的开始。与其说是培训,不如说是乐中交流,悦中分享。与其说是培训,不如说是老师的心灵照见,智慧和梦想地起航。第一天,上午9点,嘟嘟一席极为亲和的言谈拉开了破冰行动。我们在游戏与欢笑中结识了新的朋友,感触到了来自不同学校老师们的心声——我们都渴望快乐地活着,我们都有梦,我们都渴望在学生心灵深处点燃梦的火种,我们共同期待孩子们怒放的生命。
3、是啊!梦是人生的引领,没有梦的人生就像睁着眼在漆黑的山洞里寻找生活。这次培训中,很有幸,能作为上海区的种子教师之一参训。随着嘟嘟老师的铺垫和紫罗兰张老师的完美开局,我轻轻地走向了梦想荧屏,开始了自己的梦想课程经验交流分享。课程应该是形式和内容地结合,相貌与灵魂地结合,梦想课程自然也不例外。它秉承多元、创新的理念。注重人的发展,人的尊严。推崇平等、合作。坚持问题比答案更重要,讲究方法,是包容性的课堂。这门课程的诞生有其绝对的现实意义,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它以梦想30为载体,以梦想老师为引导者。在执教过
4、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认清,把握好执教目标,不拘泥形式。目标是执教的基本,是一堂课的灵魂。在这一灵魂下,具体的组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课无定格。2.教学过程中,允许并鼓励学生的新语言,新行为,老师加以引导。现代化的社会需要多元的思维,创新的精神,合作的行为。而我们的学生却恰恰对此十分缺乏。在梦想课上,学生应该得到自由和放松,得到宽待与理解。只有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最真的想法,并得到尊重,才可能良好地激发他们的梦。孩子的认识是肤浅的,他们的反应是纯真的,他们的语言是直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他们的“真”,激发他
5、们的“热情”,从而启迪他们的“梦”。3.老师角色的转变。在梦想课上,老师不必高高在上,甚至可以成为学生的同乐者,共同探讨者。比如说:表演的时候,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那时学生的关注力会出奇的高。而老师正可以借表演的机会在有意无意中用语言和行为向学生表达道理。这样,师生同乐,寓教于乐。4.对教程的二次改编,或自主挖掘主题教材。硬性的教程是死的石头,只有结合实际二次改编之后,方才更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学生。同时也可以自主挖掘主题教材,从生活去发现好的教材,正所谓社会生活即是最好的课堂,我们又何必只盯着梦想30呢?大
6、可以用梦想课程的理念去统筹这些新主题教材。在这点上,河南民权的老师,搞课本剧开发就做得很好,是榜样。5.把课上到社会上去,上到生活中去。许多中西方教育先驱,倡导课堂社会化,课堂生活化,教学做合一。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和他的学生陶行知,就是这样形象化地完成授课。如此以来不仅教育对学生的感染力极强,更是调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用心学习的良好习惯。比如说:上《理财》课的时候,如果有条件为何不可以把学生带到证券交易中心(所)转转,把学生带到金融机构去参观参观,切身的实际体会远胜千言万语。上《家乡特产》的时候,为何不可以把学生
7、带到菜市场、水产市场、特产专卖店......去看看。在他们看的过程中,要求认真观察做记录。这时或许你会发现全班最烂的学生或许是最认真的,做地最出色的。6.梦想课程不但不会影响到文化课成绩,还可以有促进作用,甚至对于班级管理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原因和实例如下。首先梦想课程的课时量很有限,一般为1到3节,绝大数是1到2节。其次,梦想课程可以与文化课相结合。比如说:梦想课没书本,多为听,看,演,思,说。显而易见,这些都是文化课中最需要的,更难得的是梦想课摆脱了社会评价的束缚,它可以更多更深地训练学生的这些能力。上过
8、梦想课的老师都知道,学生兴趣浓厚。拿我来说——平时早操的时候,排个队伍要半天,还不断说话,而上梦想课之前,有的学生宁可不上厕所,也要早早地排在了队伍的最前面。我们班的李贵福,谢忠祥,张浩浩等同学,都是老师心中的“名人”,可是当他们进了梦想教室之后,他们永远会把自己的身影留在尽可能离老师最近的地方,发言的时候,表演的时候总是争先恐后,而且很听安排,难道这不好吗?学生喜欢梦想课,自然会把这种喜欢转移到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