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本 跳出课堂

立足课本 跳出课堂

ID:38420430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2

立足课本  跳出课堂_第1页
立足课本  跳出课堂_第2页
立足课本  跳出课堂_第3页
立足课本  跳出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立足课本 跳出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立足课本跳出课堂——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拓展阅读沙窝中心小学汪艳霞《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就必须大力拓展学生的阅读面,除了课外大力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外,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尽力地拓展阅读量,以做到课内搭桥,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读,由课内到课外。使学生直接接触更多的阅读材料开展阅读实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积极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也在教学中尝试着围绕课内教材进行拓展阅读训练。拓展阅读指的是: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

2、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阅读与整理,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信息来呈现时,学生会学得更好”。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教师在组织课内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努力创设条件,让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的、有见地的学习。(一)、课前搜集信息,了解、感知课文。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

3、解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更好的体会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伟大品格。就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我在教学这一课前,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当这些资料汇到一处时,这些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们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的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的充满个性化的理解,留下的是更想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以上是人物信息的搜集,如《我的战友邱少云》、《黄继光》等课文都适合这样的搜集。做人物信息搜集,还有一则好处,就是能让学生觉着“英雄人物也是人,不是神!”此外,有些课文

4、还可围绕事件进行课前搜集,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草船借箭》等课文。课前搜集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这也许就是心理学上认为的“心理近区”吧!(二)、课中整合信息,深入理解课文。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了解周瑜、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点。我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呈现了另一个信息。为学生提供一篇《三国演义》中孔明借东风的课外材料。学生在阅读两篇同个主题的

5、材料时,就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对比、整合,信息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补充。顺当地归结出了周瑜、诸葛亮等人物丰满的性格特点。在《海底世界》,呈现两篇课外材料:《人类的秘密仓库》和《海底的冷灯》在课堂上进行同步学习。在教学古诗《示儿》时,同时出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临安邸》,以课内材料为主,课外材料为辅。课内课外互相渗透,互相借鉴,不同角度的几个信息在结合教学中形成了合力,不但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题。同时这样呈现信息,锻炼了学生阅读多种信息,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三)、课后延伸信息,课内带到课外。“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

6、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中的闰土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一个很完美、很值得向往的形象。学完课文了,学生们都津津有味地谈论着闰土的勇敢、聪明。我说:“你们想知道中年闰土的样子吗?”学生们对此兴趣很浓。我便将《故乡》推荐给了学生。学生读完后,对中年的闰土的变化以及造成他的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讲闰土变了,变傻了,变呆了。也许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很难,不过,把学生从课内带到课外,这一点我们做到了。课外的世界更精彩,教《草船借箭》,便把学生带向三国;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便

7、把学生带向《西游记》。教《春》时,带学生走进著名作家朱自清;教《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带学生走向冰心。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带向中华文化,带向世界文化。围绕课教材进行拓展阅读训练,拓展语文教学的时空,构建课内外联系,使教学内容由单一走向丰富,增加知识容量;使教学方式由封闭走向开放,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而有创。但在拓展时,防止出现拓展程度失当,序列不清;拓展数量失控,内容不精;拓展类型单一,迁移不足等现象,不要为追时髦,为拓展而拓展。此外,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