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411304
大小:16.6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2
《小数加法的案例与反思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数加法的案例与反思一、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师:你发现了什么信息?学生汇报观察到的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整理,并引入课题。二、解决问题。1、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师:你们会列算式吗?学生列出算式。师:怎样计算呢?你们自己会算吗?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师:谁愿意说说你的算法?一生展示:0.77+0.030.80师:同意他的算法吗?你们也是这样算的吗?对于这个算法,你们有什么问题吗?生: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师:谁能帮他解答?生:对齐小数点,也就对齐数位,所以要对齐小数点。教师表示赞同。教师边讲解边课件演示计算过程。师小结:关于小数加法,你
2、们会算了吗?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数位要对齐……案例二:一、创设情境,引起回忆。1、师:你们知道吗?我们中国在克隆技术方面,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2003年克隆牛的后代健健和壮壮也顺利出生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出生时的情况,好吗?2、 出示情境图。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你们能发现什么信息?生:健健出生时,胸围是0.77米,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比健健多3厘米。师:对此,你有什么想说吗?生1:0.77米,是多么长啊?生2:伸开两手臂比划,大概就这么长吧?生3立刻反对:不对,0.77米=77厘米,不到1米,不能伸开两个手臂。师:你怎么知道0.77米是77厘米呢?生2:
3、我们第四单元学过,0.77米就是77厘米。生2:3厘米就是0.03米,大约这么长。(生2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说)3、师:了解了健健和壮壮出生时的胸围,你们还想了解他们出生时的其他信息吗?出示克隆牛健健与壮壮出生时的其他情况记录: 体长身高体重管围健健0.72米0.76米38千克1.25分米壮壮0.76米0.79米38.4千克1.3分米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壮壮的胸围是多少?生2:壮壮比健健体长长多少?生3:壮壮和健健的体重一共重多少?……二、自主尝试,明确算理。1、师:好!你们先独立解答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然后合作交流自己发现的成果。2、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并合作交流
4、、比较分析各自的成果。3、小组代表板书出自己的算式,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评论。生1:我们用是口算,0.77米就是77厘米,77厘米加3厘米就是80厘米。生2:我们用的也是口算,3厘米就是0.03米,0.77米加0.03米就是0.80米。生3:我们用的是竖式:0.77+0.030.80生3解释:3厘米就是0.03米,从百分位加起,百分位相加满10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相加得8,再加个位是0就写0,最后点上小数点。师:对于她的讲解,谁还有想问的吗?生4: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教师出示另一学生的算式:只有数位相同,他们才能直接相加,对齐小数点就对齐了数位。 分厘 米米0.77+
5、0.030.80总结梳理结论: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反思:对于第一位教师的教学思路,表面上看比较符合新课程理念,自己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说算法等等,但是细看起来还是非常保守的,基本是按照教师的预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只不过由原来教师的讲解转嫁在了学生身上,一节课下来学生的知识能力基本还是保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因此对于课堂上压抑的气氛,也就不难理解了。尤其是对于小数加法的算理,让人感觉模糊不清,事实上,课下询问学生,也证实了这一点。而第二位教师的设计思路则是开放的,通过改变教材中的一个小细节0.03米改为3厘米,来唤起学生对小数意义的回忆,为后面明确小数加法的算理埋
6、下伏笔。接下来的提出问题也不仅仅局限在两个信息上,正是由于这种开放性的设计使得学生在计算方法上出现了多种算法,真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算理的积极性,即从小数的意义出发,将小数转化为分数,从分数表示的意义入手,找到每个小数表示的长度。也就是说,教学采取的策略为“逆推”,也即:小数→分数→整数→小数。学生对于本课的难点--小数加减法的算理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从而真正体现了计算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计算,更重要的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事实上,不管是整数加减法还是小数加减法,都要抓住一个根本点,那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的基本意义,所以,教
7、学时需要教师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方法,而不必局限于熟练计算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是在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完全可以借助情境图直接让学生去尝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而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明确算理,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数学教学只有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激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与挑战的激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