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关系探析

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关系探析

ID:38404837

大小:5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2

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关系探析_第1页
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关系探析_第2页
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关系探析_第3页
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关系探析_第4页
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关系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关系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关系探析于永攀【摘要】 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是人民法院审理人身权益受损案件的两大主要类型。对于两者的关系,随着立法与司法对民事权益保护力度的不断强化以及“以当事人为本”司法理念的不断加深而呈现由原先的一体化处理到分别依据不同的原则进行区别式对待的走向,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也呈现了由“一元保护”到“二元保护”的逐步渐进式发展历程。对于当前如何协调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所规定,但仍显宽泛与欠缺明确性。本文作者从民事诉讼理论与审判实践的角度,对两者之间的法律性质、处理

2、原则及联系与区别进行了概念与实务中的厘清,并具体分析了两者交叉或竞合时的不同情形及法律适用原则。【关键词】 工伤赔偿  民事侵权赔偿  处理原则  法律适用引言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是人民法院审理涉及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纠纷案件的两大主要类型。该两类案件因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率高、涉及面广、矛盾对抗性大、审理难度大、执行难度高等原因,广受社会关注,成为人民法院的焦点案件类型。其中,尤因同一受损害事实可能引发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的交叉抑或竞合,使案件法律关系的定性及法律适用变得更加复杂。如何正确认定上述两种案件的类型及准确适用法律,成为人民法院当前的一个

3、热点与难点问题。一、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的法律性质比较(一)工伤赔偿工伤,又称“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关于“工伤”的概念,1921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中对“工伤”的定义是:“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为工伤。”1964年第48届国际劳工大会也规定了工伤补偿应将职业病和上下班交通事故包括在内。因此,当前国际上比较规范、通行的“工伤”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由工作引起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工伤赔偿,系指因工伤的发生而引发的赔偿。由于现行大多数国家

4、已将工伤纳入社会保险范畴,故,工伤赔偿又称作工伤保险赔偿。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10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第六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

5、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由此可见,在我国参加工伤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无论用人单位是否参加工伤保险,只要受伤害的劳动者构成“工伤”,则劳动者当然“享受”工伤待遇,且参加工伤保险与未参加工伤保险所得到的工伤赔偿是一样的。从这一角度讲,因工伤引发的赔偿,无论是称工伤保险赔偿还是工伤赔偿,其得到的待遇是一样的,因此,在本文中工伤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是在同一语义上使用的。工伤赔偿制度,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产生发展,工业革命,工厂兴起,机器代替手工等社会变革而发展起来的。在产业化革命的发展过程中,因工伤事故骤增,劳资矛盾对抗加剧等原因,这不仅给

6、劳动者和企业带来直接损害,而且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此种背景下,由于社会法的理念和原则与建设服务型的政府具有内在的法治契合,工伤保险法律制度便应运而生,工伤赔偿亦由原先的雇主赔偿而逐步纳入到了社会法的范畴,即由原来的私法、民法法律关系进入到了公法、社会法法律关系范畴。随着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于2004年1月1日起生效施行,工伤赔偿纠纷亦从原先按照普通民事案件处理的思路变成了按照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处理,即“先裁后审”的处理模式。(二)民事侵权赔偿民事侵权行为是指非法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民事侵权行为是民事违法

7、行为之一,是应追究民事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10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同时将赔偿损失(即损害赔偿)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损害赔偿责任其实质是法律强制民事违法行为人向受害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弥补受害人因违法行为所遭受的财产损失,是一种民事制裁方法。损害赔偿责任同时具有补偿性和惩罚性的法律特性,把对受害人的补偿和对违法行为人的制裁两种作用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民事侵权赔偿作为一种对受害人的民事赔偿机制

8、,属民法调整,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因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发生纠纷而产生的赔偿,属普通民事案件,按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