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95018
大小:29.8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11
《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兰坪县城区一小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熊伟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解读数学新课程标准。首先我们大家要改正一个说法:有的老师在平时间的交流中偶尔还提到“教学大纲”“超纲”说法。其实这些语言早就用“课程标准”来代替了。这节课我准备从以下九方面和大家一起学习数学新课标:一、数学的概念。二、数学课程的性质。三、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四、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五、数学课程目标。六、数学课程内容。七、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的问题。八、数学课程总目标。九、在教学中的建议。下面我们就依次学习内容。一、数学的定义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
2、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数学课程性质义务
3、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三、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
4、、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句话的主体是“人人”即指学习数学课程的所有人,而不是指少数人。它表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不是自然淘汰、适者生存的教育,而是人人受益、人人成长的教育。“良好的数学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
5、数学知识、练就高超的解题技巧、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良好的数学教育”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体悟数学的内在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良好的数学教育应承担“数学育人”的责任,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学习,从而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及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良好的数学教育,教育工作者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学习需求。第二,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第三,关注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思考。第四,积极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适应
6、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即既要关注“人人”。也要关注“不同的人”,既要促使全体学生数学基本质量标准的达成,也要为不同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是教育的终极目标。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7、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
8、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