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经济的发展

唐朝经济的发展

ID:38385789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1

唐朝经济的发展_第1页
唐朝经济的发展_第2页
唐朝经济的发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唐朝经济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节唐朝经济的发展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唐朝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唐都长安。2.思想认识①唐朝的农业和手工业都超过了前代,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成为唐朝前期繁盛的物质基础,这是唐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也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②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且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3.能力培养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教学重点: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教学方法:归纳、提炼历史知识。充分利用课本上的五幅图。板书设计:一、农业的发展1.曲辕犁和筒车2.兴修水利3.开辟荒田二、手工

2、业的发展1.丝织业2.陶瓷业3.造纸业三、唐都长安1.唐都长安地位2.唐长安城的特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运用这一理论看唐初政治和经济。唐初社会的安定和政策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而经济的发展又巩固了唐朝的政权。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中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一、农业的发展1.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此诗是诗人以元时期经济繁荣的追忆,反映了全盛时期的盛况。2.创制工具III①曲辕犁(见参考书示意图)回顾:最早的耕作工具是原始时期的耒耜、脚踏工具,耕

3、作的人用手把着耒耜的柄,用脚踏着刃部,把锋刃刺进土中,向外挑拔,才能把一块土掘起来,但需要掘一块退一步,这种间歇耕地方法,用力多而效果差。春秋时期,牛耕是耕作技术的一次重大改革。当时还开始马耕。畜力和铁器的结合,给精耕细作提供了条件。当时的牛耕,二牛三人的犁耕法(直辕犁)一人扶犁,一人控制耕作的深度,一人牵牛。两汉时期:西汉时期,耕犁安装了犁壁,(西汉以前没有)起了碎土、松土和起垅的作用。这也是耕犁的一个重大改革。(欧洲的耕犁到了11世纪才装有犁壁,比我国晚了近1000年)。西汉耕犁:二牛抬杠开始出现,而普遍用二牛三人的耦犁。同时也出现了一牛挽犁,比二牛抬杠的耕作效率更高。

4、唐朝时:曲辕犁。改进犁辕,能调节耕作深度。②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水力)三国时曹魏马均发明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人力),把低处的水引上高坡,用来灌溉,还可排涝。(西汉武帝时耧车播种)唐筒车初一教参P35插图。一昼夜灌田百亩以上。唐筒车已传到日本。2.大面积兴修水利修复旧有河道(旧渠、河堰),并开凿一系列新灌溉渠。《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各地水利建设共269项,分布一国广大地区。回忆:战国秦:李冰父子修的都江堰;郑国渠。西汉:六辅渠;白渠。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三国时曹魏在淮河流域兴修许多水利工程。南朝时南北人民兴修许多水利工程。3.开辟大量荒田。人口大增

5、,玄宗时是太宗时的近3倍。二、手工业的发展(P106插图)1.丝织业:定州、益州、扬州。2.陶瓷业邢州白瓷、越州青瓷、著名的“唐三彩”。记住过程:在白地的陶胎上,刷上无色釉,再用黄、绿、青三色加以装饰,色彩鲜丽,造型美观。名作“骆驼祥子载乐俑”。3.造纸业:宣州、益州的纸掌握地理位置,古今地名,特点。三、唐都长安1.唐都长安的性质: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国际性的大都市。III1.长安城的布局特点①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城居于城北正中,为宫殿区,体现了皇帝“至高无上,南面称王”的特点。宫城南为皇城,为中央衙署所在地。住宅工铭“坊”,商业区为“市”

6、,坊市分置。②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③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④封闭式的“坊”和集中的“市”。作业:P1082、3题和练习册相应练习。课后记:II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