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二十章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二十章

ID:38385409

大小:759.55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6-11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二十章_第1页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二十章_第2页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二十章_第3页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二十章_第4页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二十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二十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章缺氧概念:由于组织供氧不足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所引起的组织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一种病理过程。常常以血氧作为测定指标。外呼吸血液循环组织供氧用氧外呼吸血液循环组织第一节常用的血氧指标血氧分压(PO2):为溶解于血液中的氧产生的张力。正常值13.3kPa。血氧容量:指100ml血液中Hb在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20ml/dl。测定条件(PO2为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40mmHg,温度为38.0℃)血氧含量:指100ml血液中实际的带氧量,动脉19ml/dl。血氧饱和度(SO2):指Hb与氧结合的%,正常值95%-97%.主要取决于氧分压。Hb.O2(氧含量)H

2、b(总)(氧容量)血氧含量:指100ml血液中实际的带氧量,动脉血为19ml/dl。血氧饱和度(SO2):指Hb与氧结合的%,正常值动脉血95%-97%,静脉血75%。主要取决于氧分压。SO2=氧分压与氧饱和度的关系——氧离曲线2040608010020406080100氧饱和度%氧分压(mmHg)pH↓2,3DPG↑动静脉血氧差19ml/dl14ml/dl5ml/dlO2O2O2O2O2AV定义:动脉血氧含量-静脉血氧含量,反映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第二节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一、低张性缺氧二、血液性缺氧三、循环性缺氧四、组织性缺氧乏氧性血液性循环性组织性供氧↓用氧↓缺氧一、低张

3、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特征的缺氧。可见于高海拔、密闭空间PO2过低、或者肺功能障碍,或AV分流病理生理:缺氧症状,严重者紫绀,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均减低。海拔高度大气压大气PO2肺泡内PO2(m)(mmHg)(mmHg)(mmHg)海平面76015910510006801409020006001257030005301106250004058545366744080002705630正常心脏房间隔缺损动-静脉分流血氧变化特点缺氧类型PaO2血氧容量血氧含量SaO2A-V血氧差低张性缺氧↓N(or)↓↓↓血氧变化的特点组织缺氧的机制PaO2↓毛细血管PO2↓向细胞弥散速度↓

4、A-V氧含量差发绀脱氧Hb>5g/dlHbO2HHb2.6g/dl正常≥5g/dl缺氧发绀(脱氧Hb>5g/dl时)发绀(cyanosis)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5g/dl,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二、血液性缺氧:指因Hb量或质的改变引起的缺氧,常见于贫血、CO中毒、MHb血症。病理生理:Hb量减少或质改变,PO2和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容量减少。一般无发绀,CO中毒皮肤呈樱桃红色,是碳氧血红蛋白(HbCO)增多所致。MHb血症者皮肤咖啡色。Fe3+不能携氧Fe2+-O2不能解离高铁血红蛋白血症HbFe3+OH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肠源性紫绀Fe2+Fe2+Fe2+Fe2+Hb:22Hb-F

5、e2+HbFe3+OH氧化还原(咖啡色)(红色)碳氧血红蛋白血症HbCO:亲和力高;抑制糖酵解;特征:皮肤粘膜樱桃红色血氧变化特点缺氧类型PaO2血氧容量血氧含量SaO2A-V血氧差低张性缺氧↓N(or)↓↓↓血液性缺氧N↓↓N(or↓)↓三、循环性缺氧:指因组织血流量减少所致的组织供氧量不足造成的缺氧,可见于组织缺血、淤血,如血压降低、血管阻塞、血栓形成、心衰等。病理生理:PO2、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一般正常,动-静脉氧差加大,可有紫绀。病因:缺血:淤血: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内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内压↑19ml/dl12ml/dl7ml/dlO2O2O2O2O2AVO2O2O2单位时间流

6、经组织的总血量总氧量血氧变化特点血液性缺氧N↓↓N(or↓)↓缺氧类型PaO2血氧容量血氧含量SaO2A-V血氧差低张性缺氧↓N(or)↓↓↓循环性缺氧NNNN四、组织性缺氧:指因组织细胞不能有效利用氧而引起的缺氧。见于氰化物(NaCN、KCN、HCN、CNCl)、硫化物、砷化物、甲醇中毒及放射性细胞损伤等。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虽然缺氧,血氧指标大多正常,但动-静脉氧差减小。血氧变化特点血液性缺氧N↓↓N(or↓)↓循环性缺氧NNNN缺氧类型PaO2血氧容量血氧含量SaO2A-V血氧差低张性缺氧↓N(or)↓↓↓组织性缺氧NNNN↓第三节缺氧对机体的影响一、呼吸系统变化:

7、(一)代偿性反应:低张性缺氧时通过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刺激呼吸,PO2升高。但过度通气可致PCO2减低及呼吸性碱中毒而抑制呼吸。(二)呼吸功能障碍:如高原反应时的肺水肿,原因不明。PO2过低也抑制呼吸。代偿反应意义:提高PaO2增加回心血量PaO2↓(<60mmHg)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呼吸运动↑肺泡通气量↑呼吸中枢兴奋PaO2<30mmHg→抑制呼吸中枢→中枢性呼吸衰竭二、循环系统变化(一)代偿性反应:1、心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