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试论小学生书法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论小学生书法教学大丰市西团中心小学倪慧书法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又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运用汉字的书写来表达人的精神美的一门艺术,学习它、欣赏它、书写它能够陶冶情操、激励操守、增进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学好书法对学好各门功课,进行学术和思想交流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大有裨益。我们西团中心小学一直坚持以“书法育人”为立校之本,教导学生“字如其人”,力求让学生以练字为契机,从中体悟做人的真谛。为此,我校专门抽出时间,每天设立习字课,由语文教师辅导学生进行书法训练,毛笔字、钢笔字双管齐下,使学生的书
2、法基础得到显著的提高。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在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我校的书法育人理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学生在江苏省书法等级考试中履有收获,在兄弟学校中成绩名列前茅,校园里也因此散发出浓郁的书香墨韵。结合我校书法教学的实际情况,现将一些观点陈述如下:一、关于书法与写字的共性和特殊性的认识有的学生认为书法就是写字,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书法与写字两者有关系,但不完全是同一概念,王羲之曾说过:“无欲书春,先乾砺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不偃仰,平直振动,会筋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若平直如算子,上下方正,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这就明确地阐明了写与书的关系。可
3、见写字与书法两者是有区别的,它们都是依托汉字为基础,都体现出艺术美感,但境界不同目的各异。写字是实用,要求笔划正确方正,齐平均衡、端正,容易认识,明确表达意思,侧重于实用美;而书法则是通过写字,并依据我国汉字的造型特点,经过艺术构思,调动艺术手法而形成的。所以有“智测无涯、法固不定”之论。书法重在神采,韵味风神、骨气,通过文字结体,给予文字以独具风格的美,以表现作者的情怀。书法可以说是“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因此研究与探索书法教育,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写字训练,另一方面要进行书法艺术的学习,使参加学习的学生受到艺术的感染,情趣的陶冶,冲破“法”而获得“意”,通过自
4、己创作抒发自己的感情,使作品的气势风神表现出书法艺术的魅力,达到书法熏陶、教育人的目的。二、关于学习书法的模式问题在小学书法教学中,关于学习书法的模式问题也值得重视。书法学习进程包括三大环节:读帖、临帖、创作,其中读帖是基础,临帖是中心,创作是关键。在教学中常用以下三种模式进行教学:一是传统的书法教学方式,教师给学生选定范本,让学生恪守范本,从描红开始、再仿影、再双钩、再临写,这种教学方式优点是能练就学生深厚的书写功夫,缺点是片面强调“手”的临写功夫,忽视眼和脑方面审美品质的培养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二是从多家碑交叉入手,形成自己的风格。三是一入手即实实在在地深钻一
5、家或一名碑、名帖、名迹,走进去,登堂入室,得其真谛,然后能触类旁通而自成一家。多数书法家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但无论从哪种模式走过来,必然在作品上留下明显的痕迹,所以我校的书法教学自始至终坚持用名帖名碑为基本教材———《多宝塔》、《圣教序》等,强调用较长的时间扎进传统,使学生有一个较扎实的基本功。三、关于小学生学书法的心态与教学小学生的书法教学,低年级与高年级文化素质不同,学书法的目的不一,接受能力也有差异,故而心态不同。归纳起来,学生学书法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有着一定的爱好、善于不断追求与进取,虽然年纪不大,但对自己树立了远大理想,希望自己将来能成大器或书法家
6、,继承祖国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二、想学一技之长,将来即使参加工作了,填个表或抄抄写写也不致于让人看了笑话。三、随大流。以上三种情况可将他们大致归纳为“追求型”、“随意型”、“松散型”。在教学中应制定因材施教的计划,切记不能让学生找成功的“捷径”,要反复强调古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强调学习要老老实实,先学好基本功训练,贪便宜走捷径是不能成大器的。书法教学也同其他学科一样,教师一定要注重以“老”定字,着眼“用”字,狠抓“活”字,以启发示范教学为主,加强演示,采用讲课示范一次辅导练习一次,辅之以作业、讲评的方式,使学生每次上课都学有所
7、获。同时还让学生参观书展参加比赛。课堂练习与课外自学结合起来,并且因人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抓住时机表扬和鼓励学生,这样,对他们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效果。我们在书法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小学生书法教学打基础的问题一定要有保证,同时还要随时听取学生反映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也只有在明显看到自己水平不断提高时,才会激起更高的学习热情。四、关于书法教学中的形象语言书法的构成材料,既没有绘画的色彩,也没有乐曲的音律,它只是一种黑白的点线,虽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有情的图画”,但那毕竟是不直观的,没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人不能领会。如何将书法讲得既通俗明了,又形象生动,从
8、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