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71801
大小: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1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第1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教考资源网助您教考无忧【课题】第二讲《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1、掌握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2、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物质的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3、学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4、了解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过程与方法要求: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得出过程,体会并运用演绎和归纳的逻辑推理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培养科学地学习化学的态度,体验学习化学的价值和掌握化学知识以后的自身价值。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第1课时【新课导入】1、国际单位制(SI)有七大
2、基本物理量,将你知道的列举出来,并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和符号。物理量单位名称单位符号2、现有一吨大米,请问你用哪些方法可以大体确定它有多少粒?煮米饭时你是用什么方法取出一定量的米的?取用颗粒细小的物品时,是用集体单位好还是个体单位好?3、大家都读过“曹冲称象”的故事。简述曹冲称象的方法。4、物质是由什么微粒组成的?5、质量相同的C、Fe、H2O所含有的微观粒子数目是否相同,又分别为多少呢?【互动学习】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上教考资源网助您教考无忧1、概念:2、符号、单位:3、计量基准——阿伏加德罗常数
3、(1)含义:实验测定12g12C中碳原子的个数(2)符号:NA(3)单位:(4)说明:①NA的基准是12g碳-12中的原子个数②12C不仅是摩尔的基准对象,而且还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③NA是一个实验值,现阶段常取6.02×1023作计算④要注意NA与6.02×1023的区别〖练习〗下列对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理解,正确的是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化学上常用的一个单位B、某物质含有8mol分子,也可以说该物质含有的分子数目是8NAC、通常情况下,近似值6.02×1023就是我们所说的阿伏加德罗常数D、粒子的数目越多,所含该粒子的物质的
4、量不一定越大〖思考〗用“摩尔”来计量宏观物质是否方便?4、注意点:〖练习〗下列说服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其含义。1molH1molO21/2molOH-2mole-1mol氢1mol分子氧2mol氨1/1mol氮1molH2SO45、计算式:二、摩尔质量1、概念: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上教考资源网助您教考无忧1、符号、单位:2、物质的量(n)、物质质量(m)、摩尔质量(M)、粒子数目(N)之间的关系:〖练习〗1)6.02×1023个硫酸分子中,H2SO4的物质的量为,含molS原子,个H原子,molO原子,mol电子
5、,个质子。2)在60g碳中,所有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共有多少个?总电子数又是多少?3)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则1个铁原子的质量是多少g?〖讨论〗1mol微粒质量与微粒式量的关系:化学式式量1mol的质量数值单位数值单位HONaNa+Cl-H2OSO42-NaCl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原子)质量的联系与区别:3、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意义: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上教考资源网助您教考无忧【例题探究】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6.02×1023个氮分子和
6、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与9克水的物质的量相同C例2、下列叙述是否正确?⑴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⑵1mol氢的质量为1g,它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氢分子。⑶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氧气的分子量也为32g。⑷12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例3、下列各物质所含原子数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①0.5molNH3②标准状况下22.4LHe③4℃时9m
7、L④0.2molH3PO4A、①④③②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②④③A例4、若将阿伏加德罗常数规定为0.024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其它规定(概念)一律不变,下列各项的值不会变化的是A.物质的物质的量B.相对原子质量C.1mol物质的质量D.12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D例5、每摩尔Na+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钠的相对原子质量,即M(Na+)=23g/mol。与这一结论相关的推断依据可能有:①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②摩尔的规定标准;③得失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④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所含微粒数之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8、……………………()A、只与①②③相关B、只与②③④相关C、只与①②④相关D、全部相关A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