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60653
大小:276.6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6-11
《派瑞松治疗35例皮炎湿疹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年第3期第29卷皮肤病治疗作者:杜娟 徐前喜 朱铁君单位: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100044我科于1999年5~7月用派瑞松治疗35例皮炎湿疹患者,并进行了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35例门诊患者,男17,女18;年龄平均43岁(7~72岁);其中急性湿疹1例,亚急性湿疹11例,慢性湿疹13例,神经性皮炎7例,接触性皮炎1例,脂溢性皮炎1例,自身敏感性皮炎1例;病程平均2.90±4.58年(1周~20年),患者1个月内均未接受全身抗生素、抗真菌药或皮质类固醇治疗,1周内未使用过局部抗生素、抗真
2、菌药或皮质类固醇药物。1.2治疗方法及实验室检查:每日早晚各用1次派瑞松霜,薄薄涂于患处。疗程2~4周。实验室检查:初诊及用药1周后均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和细菌培养,若为阳性,则用药后2周再复查。取材为鳞屑及渗出物。1.3观察指标:自觉症状:瘙痒。体征:红斑、丘疹、渗出、糜烂、浸润或苔藓化、角化脱屑等。1.4评分标准及疗效判定:按4级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积分值减少大于95%;显效:积分值减少61%~95%;好转:积分值减少20%~60%;无效:积分值减少小于20%。2结果35例患者中5例用药2周,12例用药3周,18例用药4周。用药2周后35例患者中痊愈5例(14.
3、3%),显效7例(20.0%),好转20例(57.1%),无效3例(8.6%),有效率为34.3%。用药3周后,30例患者中痊愈6例(20.0%),显效10例(33.3%),好转13例(43.3%),无效1例(3.3%),有效率为53.3%。用药4周后18例患者中,痊愈6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有效率为88.9%。治疗前35例患者中8例细菌培养阳性,2例真菌培养阳性。其中急性湿疹1例,培养为红色毛癣菌,亚急性湿疹3例,培养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霉菌1例。慢性湿疹1例,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神经性皮炎4例,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绿色溶血性链球菌及卡它
4、球菌1例。接触性皮炎1例,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治疗1周后7例细菌培养转阴。1例亚急性湿疹治疗前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1周后为阴沟肠杆菌,2周后转阴。1例急性湿疹治疗前真菌镜检阳性,培养为霉菌,治疗1周后仍为阳性,培养为霉菌,治疗2周后转阴。1例亚急性湿疹治疗前真菌镜检阳性,培养为红色毛癣菌,治疗1周仍为阳性,培养为红色毛癣菌,治疗2周后转阴。临床观察这10例细菌或真菌培养阳性的患者,结果痊愈2例,显效7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0.0%。患者与医生评价耐受性一致,5例为一般,余均为好。1例用药第7天颈部皮损处出现干裂、脱皮,外用维生素E霜见好,不影响用药。1例用药第3、4天
5、皮损处痒,不影响治疗。另1例用药后即刻疼痛,自行消失。余32例用药后均无不适感。3讨论皮炎湿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皮肤病,但以往关于皮炎湿疹合并细菌、真菌感染的研究不多。国外有人报道正常皮肤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25%,各家报道不一[1],异位性皮炎患者皮损处检出率为78%~100%,非皮损处为51%~100%[2],存在于鳞屑中。本试验除观察了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外,还系统地做了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35例患者中8例治疗前细菌培养阳性,2例真菌培养阳性,检出率为28.6%,还是较高的。从分离的菌种来看,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为5例,占50%,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例。从病
6、种看,急性湿疹1例,亚急性湿疹3例,慢性湿疹1例,神经性皮炎4例,接触性皮炎1例。派瑞松霜(原名:复方达克宁,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是1%益康唑和0.1%曲安奈德的复合制剂,同时具有抗真菌、抗细菌、抗炎三重作用。从我们的结果看,用派瑞松霜治疗1周后7例细菌培养转阴,余3例2周后细菌及真菌培养转阴。同时临床观察痊愈2例,显效7例,1例无效,有效率为90%。结果表明派瑞松霜对于合并细菌、真菌感染的湿疹皮炎是很有效的。从总的临床观察结果看,2周有效率为34.3%,3周有效率为43.3%,4周有效率为88.9%。4周有效率最高。患者耐受性好,3例出现不良反应者不影响继续治疗。我们
7、认为,派瑞松霜治疗湿疹、皮炎,特别是合并细菌及真菌感染者是安全有效的。参考文献1,NobelWC.Dispersalofskinmicrosorganisms.BrJDermatol,1975.93(4):477~4852,MontiG,TonettoP,MostertM,etal.Staphylococcusaureusskincolonizationininfantswithatopicdermatitis.Dermatology,1996,193(2):83~87(收稿1999-12-03)(本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