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58937
大小:510.8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6-11
《高一语文琵琶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琵琶行并序白居易沭阳国际学校:邹慧玲一、教学目标:概述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及写作背景。说出诗人在伤口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诗歌语感,提高诗歌欣赏能力。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作者简介其人生观是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在京做官期间他的诗大多是“为民请命”,利用诗歌讽刺那些达官贵人的贪污腐化以及现实社会的黑暗。这种风格的诗叫做讽喻诗。最有名的如《卖炭翁》。而自从元和十年,掌权的达官贵人们恼怒他的诗,借口把他贬为江州司马后白居易写了大量的“闲适诗”、“感伤诗”。《琵琶行》就是白居易在元和十年,被贬不到一年的时候写下的一篇“感伤诗”。《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白居易另外还有一篇非常有名的长篇歌行体叫《长恨歌》。歌、行、引,本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种名称不同,其实并没有严格区别。它们的音节和
3、格律都比较自由,所以白居易用这种手法很自如。《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意味,但比《长恨歌》更具现实意义。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琶声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表明白诗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在正文前面,作者有一段小序。在序中交待了作诗的和。在叙述的同时又
4、概述了诗的内容。时间原因原因典型乐声此句描写音乐的诗句堪称绝唱。诗人通过通俗新颖、生动恰切的比喻,不但能唤起人们的想象,而且使读者对乐声有了更为具体的感受,可谓形象鲜明,韵味无穷;且乐声的富于变化,使人觉得这位“平生不得志”的琵琶女仿佛在向人们倾诉着满腔的怨愤和哀愁。“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典型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道出了“无声”与“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道出了音乐上停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合下,乐曲的暂时休止比连续不断的演奏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更易让人受到感染。创造出了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
5、时无声胜有声”典型氛围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有着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诗的前半部分写乐事,是否与琵琶女的苦身世矛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不矛盾起对比作用年轻美貌——门庭若市——夕日欢笑——年长色衰孤守空船今日辛酸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妓形象。琵琶女对自
6、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琵琶女白居易初闻演奏1演奏2主人忘归客不发我闻琵琶已叹息江州司马青衫湿共鸣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
7、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思考: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下等的歌妓产生共鸣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都从都城来到这个遥远的江州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都有由盛到衰的遭遇感受都有满腹的幽恨暗生共鸣典型感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
8、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写作艺术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