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的目标需要从

教师教育的目标需要从

ID:38353502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1

教师教育的目标需要从_第1页
教师教育的目标需要从_第2页
教师教育的目标需要从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师教育的目标需要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教育的目标需要从“教书匠”的训练走向“教育家”的成长,彰显当代理想教师———反思性实践家的专业属性。当代教师工作的重心必须从“教会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即所谓的“授之以渔”。会学知识比知识掌握本身更为重要。教育爱的三个基本特征是:1、情感性------孔子在《论语》曾经这样表述‘仁者爱人’,孟子则解释说“仁”主要指人心,尤其是“恻隐之心”。两人强调的都是仁慈的情感性特征,即仁慈首先是一种爱心,应当爱人同,同情、关怀和帮助人。2、理智性------伦理学家包尔生指出:“同情是积极的社会德性的基础,但它绝不是德性本身,像生命冲动的任何方向一样,它必须接受理性的教育和训导;”仁慈有别

2、于普通情感的重要方面就是它的理性色彩。3、超越性------超越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要求道德主体比公正做得更多,给他人更多的爱心;另一方面,它要求道德主体对人有更多的宽恕。因为爱本身是一种从容和平静的喜悦,而不是烦恼、抱怨和仇恨。教育爱存在的必要性:1、仁慈是伦理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正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公正只能保证生活秩序井然,并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缺乏关怀的社会是无情和冷漠的社会,因此仁慈就成为令人向往的美德。生命神圣却又十分脆弱,需要我们善待别人也善待自己。人与人之间需要奉行仁慈的原则。2、仁慈是公正的延伸和补充------公正是社会伦理的基础,仁慈是

3、个人伦理的基础,它们互为延伸和补充。从男性伦理的角度来看,他们在意公正,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对此做过精辟的论述。而他的弟子吉列根却发现,妇女存在另一种道德语言,她们把道德问题定义为避免伤害和实现关怀,也就是说,妇女更在意爱心和仁慈。正如莎翁名剧《威尼斯商人》里的一句台词“倘若能以慈悲调剂着正义,人间的权力无异于上帝的权力。”仁慈是一个与公正不同的道德原则,仁慈显然比公正要求得更多。正因为如此,它才有资格去延伸和补充公正。教育爱存在的意义:教师职业生活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需要用公正和仁慈两项伦理原则来处理。对教师而言,能否做到仁慈施教,是一个关系到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伦理课题。仁慈对于教师的必要性主

4、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⒈职业自由感------一个对学生仁慈施教的教师,必然能够理解教育事业的真谛。因为从根本上讲,仁慈是教育活动的本质性要求之一。缺乏仁慈的教育,缺乏爱心和关怀,是一种机械、冷漠和无效的教育。只有具有自由感,教育工作才是充满乐趣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⒉动机作用------对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有着更为神奇的作用。它可以成为积极的情感中介,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说明了这一点。在教育活动中,师爱激励学生成长的例子比比皆是。⒊榜样作用------同公正一样,教师的仁慈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学生友善、宽容、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起着言传身教的榜

5、样作用。从教师那里,学生可以体验到伦理生活的全面和技巧,也可以领略到由于教师实践仁慈而带来的美妙感受。⒋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权威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教师既是成人社会的代表,又是是非善恶的标准。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学生在教师面前总是比较紧张的。他们会非常在意教师的言行举止,因而过份严厉的教师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使班级气氛显得异常紧张压抑,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教师的成长需要终身学习,培养“终身学习者”的教师首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