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共同犯罪案件中主从犯的司法认定

浅论共同犯罪案件中主从犯的司法认定

ID:38341733

大小:3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0

浅论共同犯罪案件中主从犯的司法认定_第1页
浅论共同犯罪案件中主从犯的司法认定_第2页
浅论共同犯罪案件中主从犯的司法认定_第3页
浅论共同犯罪案件中主从犯的司法认定_第4页
浅论共同犯罪案件中主从犯的司法认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共同犯罪案件中主从犯的司法认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论共同犯罪案件中主从犯的司法认定(作者:夏俊杰——红安县检察院)在刑法理论中,共同犯罪是最为复杂的理论问题之一,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每个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也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共同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作为刑事案件的主体,包括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这些区分对于犯罪人的量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身处基层检察院,时常碰到涉及从犯认定的司法实务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常感觉理论储备不足。有鉴于此,该文以各种刑法理论观点为基础,归纳性、总结性地分析论述了在共同犯罪中

2、应如何认定主从犯、抑或是不区分主从犯的判断标准。一、共同犯罪的主从犯认定(一)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共同犯罪,简称共犯,是与单独犯罪相对而言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就共同犯罪而言,二人以上可以共同谋划,互相分工,更易于完成犯罪;也可以商讨对策,相互包庇,更易于逃避侦查,因此往往比单独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共同故意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因其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而需要区别对待。理论上,各国刑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共同犯罪人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划分。实践中,检察机关在办理共同犯罪案件时,为了使罪责相适应,也需要按照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过

3、程中所起的作用对共同犯罪人进行分类。因此,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也是对共同犯罪进行处罚的前提。为准确理解我国刑法的主从犯规定,有必要首先了解国内外立法确定的共同犯罪人种类,主要有这些划分方式:(1)二分法,即把共同犯罪人分为两种,具体划分又有不同,①分为首犯和从犯,如《唐律疏议·名例》中对“共犯罪者条”解释说:“共犯罪者,谓二人以上共犯,以先造意者为首,余并为从”;②7分为正犯和从犯,如1810年《法国刑法典》;③分为主犯和从犯。(2)三分法,即把共同犯罪人分为三种,具体划分也不一致,①分为正犯(或共同正犯)、教唆犯和从犯,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刑法典》、《日本刑法》

4、;②分为共同正犯、隐匿犯、从犯,如《葡萄牙刑法典》;③分为实行犯、教唆犯和帮助犯。(3)四分法,即将共同犯罪人分为实行犯、组织犯、教唆犯和帮助犯四种。②对共同犯罪人种类的理解,理论上存在不同认识,主要有客观主义、主观主义、折中主义三大方向,③并且每种方向还有不同观点。概括而言,在立法上,分类标准主要有这样几种:(1)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活动中的分工为标准;(2)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活动中的作用为标准;(3)以共同,犯罪人的主观犯罪意思为标准;(4)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对犯罪结果产生的原因为标准;(5)以共同实施犯罪的时间或是否在现场为标准等。而多数国家采用的

5、是前两种标准,即分工分类法、作用分类法。分工分类法将共同犯罪人划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教唆犯,我国立法上对共同犯罪人划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是以作用分类法为主、分工分类法为辅,也没有脱离分工分类法与作用分类法这两种基本划分的标准。(二)认定和区分主从犯的法律依据认定和区分主从犯对于正确打击犯罪,有效保护人权以及对公民进行法制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条和第27条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刑法对主犯的规定,是以行为

6、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为主要标准,同时涵括了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情况。但我们知道,分工与作用并非没有关系。在一定情况下,分工情况反映着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以组织犯为例,他在犯罪集团中的分工是组织、领导,这种分工就表明他在共同犯罪中必然起着主要作用。所以,虽然《刑法》第26条涵括了按分工分类的组织犯,但它仍然是以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为标准衡量的结果。结合第26条和27条的规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是区分主从犯的主要标准。7在司法实践中更多的是从主客观的各方面去区分主从犯,比如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实际参与程度、

7、对危害结果的原因力的大小、对赃物的控制程度等。(三)认定主犯1.以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标准对主犯的认定,分为首要分子的认定和其他主犯的认定。对于首要分子这种特殊主犯,我国刑法明确规定: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可见,首要分子的内涵明确,外延确定,规定的内容比较具体,可操作性强。因此,对首要分子这种主犯的认定只需根据这些规定进行认定就可以了,应当没有什么争论。但对于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主犯应当如何认定,就有一定难度了。这时我们应当紧紧围绕是否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这一衡量标准来考察行为人的主客观的各方面的表现。一

8、般情况下,以下这类人可以认定为主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