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顶煤滑移支架

放顶煤滑移支架

ID:38339800

大小:143.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10

放顶煤滑移支架_第1页
放顶煤滑移支架_第2页
放顶煤滑移支架_第3页
放顶煤滑移支架_第4页
放顶煤滑移支架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顶煤滑移支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编号:2011—05—01保管单位:八号井桓仁锦江煤业有限公司五道东7煤采煤作业规程单位:八号井作业地点:五道东7煤编制日期:2011年05月05日开工日期:2011年05月06日编制人:王宏民18审批意见矿长:年月日安全矿长:年月日生产矿长:年月日机电矿长:年月日技术矿长:年月日18二工作面设计(一)设计主要内容采煤方法走向长壁后退式一次循环进度0.8米采高1.6~3.0米放顶煤厚度落煤方式炮采开帮、软帮放煤一次放顶步距1米煤层倾角25~45°支架梁间距0.24~0.3米作业方式边采边准最大控顶距两梁五柱

2、3.7米顶板管理全部垮落最小控顶距两梁五柱2.9米支护形式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工作面运输机跑溜槽(二)采区主要特征说明及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支护方式选择依据1、采区主要特征说明工作面直接顶板为粉细砂岩,厚度1~3米,无老顶。直接顶上部为泥质粉砂岩,层节理匀发育,厚度5米。底板为细砂岩,厚度为15米。该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3.2米,属中厚煤层,煤层赋存稳定,本采区地质构造较复杂,断层较多,顶板管理选用全部跨落法。2、采煤方法:(1)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并联顶梁液压支架放顶煤采煤法。(2

3、)选择依据:由于该工作面煤质较松软,煤层层理、节理较发育,易于冒落,煤层的可放性好,煤层倾角平均350,煤厚平均3.2米。本区段煤层顶板为细粉砂岩,工作面回柱放顶后能自然冒落,随采随冒,岩石冒落高度大于采放高度。3、顶板管理:全部垮落法。4、支护方式选择依据:(1)支护方式:选择天津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2)该煤层煤质较软,回柱后顶板煤基本能够自然垮落,具备放顶煤开采条件。(3)该支架支护密度大、稳定性好、支撑能力强。(三)工作面支护设计1、本煤层矿压观测数据:该煤层未进行矿压观测。2、支护强度计算:

4、(1)顶板单位面积载荷量DD=8.M.V=8×2.4×2.5×=48T/㎡式中:M——设计采高;V——顶板煤岩容重取2.5T/㎡(2)支护强度计算:最大控顶距时支护密度:P大=5/3.7×1.06=1.43根/米²18最小控顶距时支护密度:P小=5/2.9×1.06=1.83根/米²最大控顶距时支护强度:R大=40×1.43=57.2吨/米²最小控顶距时支护强度:R小=40×1.83=73.2吨/米²3、支护方式和参数选择:(1)支护方式:根据上述计算工作面选择天津市鹏程液压支架厂生产的BDY型并联顶梁液压

5、支架支护顶板,完全能够满足工作面支撑能力的要求。(2)支护参数:BDY型并联顶梁液压支架固定梁长2.9m、宽0.3m,每两根顶梁为一组,每组顶梁之间的间距为0.16m,每组宽度为0.76m。为两梁五柱,每柱载荷量40T。4、工作面上下口支护为单体铰接顶梁支护。5、支护强度根据上述计算得知:R大、R小均大于顶板载荷量D。因此选择该支架能满足顶板载荷要求。3、爆破由于该工作面煤层煤质较松软,可不放炮作业;但由于出现地质变化过断层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打眼爆破。㈤、假顶铺设1、设计、要求该工作面由于采用的是并联顶梁液压

6、支架放顶煤采煤法,为保证顶板的整体稳定性,有效控制放顶煤,需铺设单层金属网假顶。金属网规格5m×1m。三、一通三防设计及安全组织措施1、入回风情况:该工作面由五道一石门入风,经采煤工作面至四道回风顺槽,四道一石门至副井回风。该工作面实际入风350m3/min,该区内无漏风地点。2、风量计算(1)、采煤工作面的需要风量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按照回采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超过1%的要求,按瓦斯绝对涌出量计算:Q采=100×q采×Kch4(m3/min)式中:Q采---回采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

7、,m3/min;q采---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平均绝对涌出量,m3/min;Kch418---采面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正常生产时,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和月平均日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比值)。Q采=100×0.2×1.5=30m3/min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Q采=60×V采×S采(m3/min)式中:V采---采煤工作面风速,m/s;S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Q采=60×0.7×(2.9+3.7)/2×2.4=332.6m3/min按回采工作面同

8、时作业人数计算需要风量:每人供风≮4m3/min:Q采>4N(m3/min)式中:N---工作面最多人数;4N=4×N=4×14=56m3/min按风速进行验算:60×0.25×(2.9+3.7)/2×2.4<350<60×4×(2.9+3.7)/2×2.4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3、防治瓦斯技术措施①该工作面设甲烷传感器T1、T2、T3三台,位置在“监测系统示意图”中标出。②、甲烷传感器T1设在回风巷距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