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城市主义思想与中国城市建设实践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城市主义思想与中国城市建设实践的几点思考

ID:38336070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0

关于新城市主义思想与中国城市建设实践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新城市主义思想与中国城市建设实践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新城市主义思想与中国城市建设实践的几点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新城市主义思想与中国城市建设实践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新城市主义思想与中国城市建设实践的几点思考新城市主义理论的核心理念  反思批判现代主义,借鉴二战之前城市住区的发展模式,力图使现代生活的各个部分重新成为一个整体,即居住、工作、商业和娱乐设施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紧凑的、适宜步行的、功能混合的新型社区。 二.新城市主义可资中国目前城市建设(尤其住区建设)借鉴的理论要点:  1有限规模  或者表述为有边界的发展方式   在城市层面,结合中国国情,以下是最有思考意义的几种规划理论与实践模式:   1)“涟漪模式”——其发展形态可以形象地称为“摊大饼模式”或“涟漪模式”:

2、城市就像投石于水中激起的涟漪,由城市核心区层层向外扩展推进。这是目前国内城市普遍的城市发展形态,尤以北京市区最为典型。对于中小规模城市来说,这种模式尚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合理性。但是如果不顾城市规模的不同而简单滥用,“涟漪模式”将对人口高度密集的特大城市发展带来城市发展极大的破坏和内耗。   2)“卫星城模式”——实践表明:“卫星城模式”理论对于指导特大城市在扩张发展的同时保持城市结构与运转的良好状态卓有成效。譬如:北京远郊县对于北京市区就是一种卫星城关系。其典型范例如英国伦敦的哈罗新城。“卫星城模式”的着眼点是城市运转

3、战略问题。   3)“TOD模式”——新城市主义的主要理论构成之一。由“步行街区”发展而来,强调混合土地用途,并以公共交通为规划原则。从交通站和商业组成的核心地区到社区边界不超过600米的步行距离,将居住、商业、办公和公共空间组织在一个步行的环境中。通过公共快速交通组织起来的网络将多个TOD社区组织在一个合理的区域发展框架系统内,各个TOD社区之间保留大面积的绿化开敞空间。“TOD模式”的着眼点是人性化基础上的城市结构问题。   在住区层面,建立“5分钟”规模规划理念  新城市主义“TND模式”(Traditiona

4、lNeighborhoodDevelopment)提出的传统邻里住区的规模以“5分钟”步行距离——400米为半径确定住区的规模基础。  对于国内住区建设来说,“5分钟”规模对于大盘开发极有价值,是理解确定住区规划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理念。 2多样性  系指城市住区功能的多样性组成。  功能分区理论自《雅典宪章》发端,经过在世界范围多年来的城市实践,其弊端日渐清晰暴露出来,其后经过《马丘皮克丘宪章》修正,到《北京宪章》成文之时,简单化、教条化的功能分区理论开始受到全面反思。新城市主义的功能复合——居住、商业、办公和公共

5、空间有机复合——就是人类在城市功能结构方面认识的一大进步。  对于国内住区建设来说,新城市主义的多样功能复合尚存在很多客观限制,比较普遍可行的方式是:住区住宅及与其相配套的学校、托幼、会所、商业街在规划设计中进行多样灵活的有机渗透结合,以求成为住区内人性尺度、社区感、生活活力的良好规划结构基础。 3人性尺度  住区规划重新恢复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尺度。  大到城市单元、住区规划,小至街道宽度、建筑体量,凡此一切都以人的步行舒适度为基础依据。如:“TND模式”的“5分钟”规模、400米半径等。 4社区感  社区感是传统小城

6、最具魅力的居住环境因素之一。  反思:在北美,“边缘住区”片面崇尚个体与私密性,布局分散,以汽车为基本交通手段与住区空间经纬,多类型的步行空间系统——街道、广场、商业街日渐式微,适宜居民交往环境稀少,邻里关系淡漠,带来公共生活的丧失。  新城市主义主张公共空间重新成为住区建筑与空间的焦点和邻里活动的中心,重归具有归宿感、领域感的社区。这对于国内住区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5生活活力  对于住区建设来讲,主要是利用会所、商业街、景观、步道、建筑等具象元素在布局特征、风格色彩、空间尺度等方面进行整合,尽量为住区生活环境创造

7、生活活力。 6有机更新  主要针对的是旧城改造。  对于新区建设来讲,主要是对于用地现状地表植被、水塘、湿地等尽量在规划中进行结合利用。 三.新城市主义理论中在现状中国难以融入的内容:  1高建筑密度内涵(居住分异)  2就业与居住共生  3公众参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