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30423
大小:28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0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的范围》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时:《观察的范围》复备人:一、教学内容:北师大课本第六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第108-109页的内容----《观察的范围》.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2、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2、: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2、教学难点: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四、教学准备:(一)教学方法: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10教材创设了猴子观察到的桃子的范围,电灯下的影子,汽车由远及近行驶时,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等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情经境,这些情境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又很少关注其中是否蕴涵着数学,因此,选择这样的内容,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同时,教材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
3、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展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联系紧密,并伴随学生的推理、想象、交流、创造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学情分析: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了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1)谈话法: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2)演示法:小猴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桃子,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观察找到规律。(3)练习法:练习可以促进知识转化为技能技
4、巧,可以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智力,本节课设计了不同的练习。(二)教具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具准备:铅笔、尺子等。五、教学过程:(一)、品读古诗,创设情境。1、品读古诗。师:同学们积累了很多的古诗,下面我们再来品读一下王之涣的《登鹳鹊楼》。(课件出示,齐读。)师:诗人在登楼赏景时,为什么说“欲穷千里目”须“更上一层楼”呢?2、创设情境。古代说法:“天狗食日”,现代说法:“日食现象”。同桌之间说一说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太阳地球月亮10【教学过程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找一找相关的情景,一
5、是为了更好理解和体验观察点与观察范围的密切联系;二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数学问题“观察的范围”。(板书:观察的范围)(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究。1、师:大家看!(课件出示情景图)CBA2、观察与思考:(1)站在A点小猴能看到离墙最近的哪个点?(2)站在B点小猴能看到离墙最近的哪个点?(3)站在C点小猴能看到离墙最近的哪个点?(4)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3、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观察,交流(教师活动: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学生从不同面看到的视图。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比较,获得相应的结论。)如
6、图:从A点看: 从B点看: 从C点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视线、观察点、阻碍点等概念并板书,得出确定观察范围的方法。)4、追问质疑:(1)为什么从一棵树上看到的距离不同?(2)比较三次的结果,有什么发现?10【教学过程说明:这部分的评价要以学生是否按要求进行有序的观察和有条理的思考及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为重点。对于空间观念较薄弱的学生,要注意他们的思考过程,以及积极参与操作的程度多给予关注。同时启发学生将眼睛抽象成数学中的“点”,将视线抽象为数学中的“线”,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让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实际动手画一画,画出草图。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讲体会到随着观察点的变化,
7、观察范围也在发生变化,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车越多,这正是运用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新课标倡导把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提炼与加工,上升为数学问题去研究的时,又必须回归生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各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对这一问题认识的飞跃。因此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从生活中逐渐抽象出点、线、区域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解决问题。在初步理解比例尺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