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

ID:38318489

大小:1013.55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6-09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_第1页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_第2页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_第3页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_第4页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 政治参与第一框题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____________村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候选人选票说明:1、本张选票应选村委会候选成员_______人。只填姓名,不填职务;2、每张选票所选人数少于或等于应选人数的票为有效票,多于应选人数的票为无效票;3、弃权者不做任何标志;4、填写的选票不符合上述要求或选票全部无法辩认的做废票处理,局部(单人)辩认不清,局部作废。姓名选举方式优点局限性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选民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的热

2、情受影响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被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由选民选代表,再由代表选民选举,这样的方式较为稳妥,进程较快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影响选举进程,因此选举范围有限使每个公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选举热情高我国选举制的发展状况:1953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

3、。1979年,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规定实行差额选举。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1995年,我国简化了直接选举的程序。2003年,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我国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1、选民参与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重要因素2、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这一

4、权利——重要尺度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重要标志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是非辨别: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的的民主权利。选谁不选谁由我说了算,谁对我好,我就选谁。参考答案: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民主权利,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选谁不选谁由我说了算,有一定的道理。但“谁对我好,我就选谁”这就不对了,是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我们要正确行使选举权,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应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只有这样,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珍惜自己的选

5、举权利选举方式的选择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直接选举等额选举1、提高选民参与选举的素养2、以主人翁的精神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有责任感3、提高政治参与能力,考虑周全,理性判断,郑重投票1、选举方式3、选择选举方式的依据2、我国采用的选举方式间接选举差额选举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决策探究与共享:以上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你赞成哪种?为什么?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起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防止决策的随意性。——节选自十六大报告1、

6、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1)通过民主选举制度参与: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2)随着民主形式的丰富,公民将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决策。(间接参与)民选的代表进入决策机关,是决策能够反映民意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意义:使决策体现社情民意,科学决策。意义:发挥专家在专业知识、信息上的优势,弥补决策者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许多公民越来越喜欢对政府的行为“指手画脚”,而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地听取利益相关人的意见。“和我利益相关我就有发言权”的观

7、点深入人心。中国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发挥重大影响2003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一位参与防治“非典”的一线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2003年4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考察工作时说:“我看到同学们在网上写的一些话,我挺感动。”2004年9月举行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闵大洪研究员认为,中国网络媒体表现出的影响力、社会地位、政治认可度、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都清楚地证明,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媒体之一。三峡工程论证划

8、分为10个专题:地质地震、水文与防洪、泥沙与航运、电力系统规划、水库淹没与移民、生态与环境、综合水位方案、施工、工程投资估算、经济评价。论证领导小组聘请了全国各行各业第一流水平的412专家、21位特邀顾问,分别组成地质地震、枢纽建筑物、水文、防洪、泥沙、航运、电力系统、机电设备、移民、生态环境、综合规划与水位、施工、投资估算、综合经济评价14个专家组,参加这一世界水利建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