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第五章教育目的

教育原理第五章教育目的

ID:38307390

大小:391.81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9-06-08

教育原理第五章教育目的_第1页
教育原理第五章教育目的_第2页
教育原理第五章教育目的_第3页
教育原理第五章教育目的_第4页
教育原理第五章教育目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原理第五章教育目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教育目的8/24/20211学习目标:◆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结构和层次,教育目的同教育方针的关系;◆理解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和价值取向;◆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掌握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及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分析当前实施教育目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24/20212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1.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定义所谓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通俗地说,就是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规定。8/24/20213◆教育目的的结构是指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两部分:一是

2、对教育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知识、审美、体质等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素质结构。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二是对教育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在社会上做什么。8/24/20214例:使受教育者在德育、体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毛泽东1957年)之所以将培养人的素质作为核心部分,是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必须对对受教育者的质量规格作出规定,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活动,形成

3、受教育者合格的素质结构,指定其自身价值,才能在社会活动中发挥他的作用。8/24/202152.教育目的层次结构◆宏观的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国家的总的教育目的,对所有教育活动都有统摄作用,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中观的教育目的:一定教育机构、学校的教育目的,这是根据其性质和任务来确的,在学校中称为培养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在学校中的体现。◆微观的教育目的: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目的,是学校培养目标的落实。三个层次联系密切,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8/24/20216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例: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4、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8/24/202174.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8/24/20218二、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中外教育史上,人们提出的教育目的形形色色,也阐述过理论根据。来自神的启示:如捷克的夸美纽斯,从宗教、神学的观念出发,来论证教育目的源于生物的本性:应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决定来自理念、道德等等这些对教育目的依据的阐述都想证明教育目的是超越社会现实的,是普遍适用的。8/24/20219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育目的是人提出来的,

5、属于意识范畴,形式是主观的;而人们的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教育目的是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的,内容是客观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要将社会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身心品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不同的社会,必然对所培养的社会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个体的发展也只能在社会所提供的条件下,获得发展,这是决定了教育目的必然为社会历史的宏观进程所制约,这就是教育目的社会制约性。8/24/202110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最终决定因素)教育目的受制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8/24/202111教育目的社会制约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目的基本观点。明确这一点,可以帮助划清与非马

6、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的界线。同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目的。同时,教育目的也受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教育对象是人,教育目的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尤其是中观的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和微观的教育目的(教育教学目标)都要从学生的年龄、认识水平出发。8/24/202112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什么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8/24/2021132.两种对立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

7、展个性,增进人的价值,而不是从社会出发。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其代表人物夸美纽斯、卢梭、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8/24/202114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恰恰相反,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的原科,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发展来衡量。其代表人物有斯宾塞、涂尔干、孔德和中国古代的孔子等。8/24/202115如何评价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

8、论兴起和盛行时期是欧洲资产阶级进行反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