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03678
大小:2.10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6-08
《议论文的叙事与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议论文的任务无非是以理服人,而思想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明确了任务之后,不少学生仍然举步维艰,难于作文。难在学生不明如何驾驭议论文的叙事与说理。议论文的任务观点像巨石,论证如搬石。文的两条腿,两条腿才好走路。议论文绝不等于简单的论点加论据。中心论点一旦给出,就需要强有力的证明,即需要事例的支撑和道理的阐释。所谓摆事实、讲道理就成了考场作文必然要做的功课。讲得生动形象一点,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性作议论文必须完成阐明作者观点的任务。所谓观点,包括对于事物的态度或主张,以及驳斥别人的意见、申述自己的看法。生活中议论无处不在,待人接物总要表达看法,言浅的时候,算是一般的
2、看法;意重的时候,就是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做得特别好,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议论文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报刊、书籍上的社论、时评、杂感、序跋等,大都属于议论文。而议论文里的议论是书面语言,它更讲精炼性,入题快捷,议论深刻。为什么要议论?议论文同样需要记叙,因为再好的观点也需要事例的支撑。所谓事例,是指能够如实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具有典型性。也只有这样的事例才能够附丽作者的思想、支撑文章的观点。不少学生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记叙就是把事件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而已,记叙文的记叙与议论文的记叙是没有差别的。要特别指出的是,议论文的记叙,不等同于记叙文的记叙
3、,议论文里的记叙则重在交代,点到即止;记为什么要记叙?叙文里的记叙讲究故事的完整性,有一个从发生、发展、高潮到结局的全过程。需事例支撑观点叙议的几种技法先摆事实再讲道理,这是议论文最常见的说理技法,学生凭感性通常都能驾轻就熟。事实引出议论话题,思想附丽于事例。学生在把握题旨的基础上,要运用发散思维,搜索与中心观点有关的素材,作简要而有针对性地叙述,然后在叙述的基础上展援事说理开议论,使议论有据可依。有事实做支撑,这样的议论足可以高屋建瓴,也就雄辩有力。这一技法关键在于事例选择的典型性。也曾有过所谓“太平盛世”,风调雨顺,仓廪丰实。这时的百姓应该是能吃饱饭的,但
4、见面的第一句话仍是“您吃了吗”。说到这四个字,我想应该怀着一份对苍天在上的感激,一种对皇恩浩荡的涕零。毕竟能吃饱饭了!这四个字还应有一份提醒,好好珍惜吧,千万别浪费粮食,千万别糟蹋饭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手中有馒头,莫忘饥馑时。这四个字可能还有一层憧憬,今天能吃饱了肚子,希望明天能吃得上些档次。吃饱,更要吃好。“您吃了吗”实际蕴含着国人生活的现时与将来。(摘自2007天津一满分卷《有句话常挂嘴边》)示例先给世相再明道理,这也是议论文常见的说理技法,学生多能运用但认识尚不充分。万事万物无不有其表象,或聚焦世相、或刻画物像,由现象而本质,探究事物的真谛,这是
5、一种认识事物的大智慧,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表现在作文上,先展示现象,让人有所玩味,再层层深入,使议有所因果,一步步地将原委揭示出来,以此来洞悉社会、人生。这一技法关键在于物相捕捉的代表性。取像明理一位苏丹女孩在前往救济站的路上被秃鹰袭击,她无力反抗,眼里饱含泪水与恐惧。卡特用这照片纪录了非洲大地上生命的悲情,却被指责缺乏道义与人性。其实他按下快门后,赶走了秃鹰,将女孩抱进了救济站。然而世人的尖锐批评还是将这位摄影师的心刺伤了。“生命的痛苦远比快乐更让人难以承受”,这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自白。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这双善于捕捉世间之善、人性之真的眼睛,竟是卡特给自己垒
6、起的一道坎!惋惜之余,是否应唤起那心灵的坚强与无畏呢?倘若总是生活在流言的阴影里,这道心坎将永远难以逾越。所以勇敢的人,你必须握紧拳头跨过去!(摘自2007上海一满分卷《必须跨过这道坎》)示例先引名言再证道理。学生要明白的是,作为议论文常见的说理技法,引用需要简洁、贴切。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而生生不息,留下了用之不竭的文化财富。历代有影响的人物对社会人生多有这样那样的贡献,他们的思想即便是零星的显现,也是人类文明的闪光。恰倒好处地借用名言,对文章的说理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使文章显得厚重,也启发引言证理读者的遐想。这一技法关键在于名言引用的准确性。当雨点骄傲地
7、对大地说:“我是你千万次放逐又千万次唤回的孩子。”时间只能叹息,因为在对故乡的记忆面前,它无能为力。时间不会风化人们对故乡的记忆,不然怎会有“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的郁郁低吟?不然怎会有“不知何处吹杨柳,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痴痴哀怨?不然怎会有“还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的惆怅?不然怎么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的期盼?示例(摘自2007山东一满分卷《故乡,我永远的梦》)先描景物再生道理。这种议论文的说理技法,常被学生忽略。议论文也可有着墨不多的描写,其点染或绘景、或状物,适当穿插在议论里,文章会陡然生色,观物而会意,生活的哲理也就孕生其中了。
8、议论行文,借景物而生理趣,宋代的哲理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