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85665
大小:5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07
《论劳动关系主体的角色与作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劳动关系主体的角色与作为关键词:主体;劳动关系;角色;作为摘要: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使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成为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主体的法定职责和共同愿景。劳动关系主体各方必须及时找准自身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认真研究探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问题和对策,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作者简介:丁胜如(1962--),男,安徽天长人,副编审,安徽省总工会研究室副主任。现在主要从事劳动法律、工会理论研究。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牵涉多方主体,本文拟对劳动关系主体的角色与作为展开讨论,以利各方主体准确把握自身的角色定
2、位,认真研究开展工作的路径、方法和策略,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一、劳动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主体角色劳动关系一般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具体的表现形式,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在经济和劳动领域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映。劳动关系主体狭义上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广义上是指用人单位、劳动者和政府。[1](p4)本人谈论劳动关系一般采用广义上的界定。在劳动关系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的进程中,政府依法调控劳动关系,工会组织依法协调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自觉遵循法律
3、规范。劳动关系发展有着自身的运动轨迹和运动规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从主体论的视角看,它同时也是一部劳资关系发展的历史。随着产业革命的爆发,劳动问题成为困扰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问题。从亚当·15斯密到马克思乃至凯恩斯,都从不同视角研究了劳动关系问题。从英美等西方国家200多年劳资冲突与斗争的发展历程来看,劳资关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劳资关系表现为单个的资本家和单个工人之间的关系,即原始的从属的劳动关系。第二阶段,劳资关系表现为单个的资本家与组织起来的工人之间的关系,即从个别到集体的劳动关系。第三阶段,劳资关系表现为资本家的组织和
4、工人组织之间的关系,即从集体到社会的劳动关系。第四阶段,劳资关系表现为劳动者及其组织(就业群体)、雇主及其组织(用工群体)和政府及其组织(劳动关系的协调者)三方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劳动关系。在上述不同阶段,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和斗争手段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共同之处,就是劳资双方总是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选择自己的斗争策略,以尽量争取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社会劳动关系既是劳资关系矛盾斗争发展的结果,也是劳资双方对为争取自身权益付出成本最小化的一种考量,更是政府为实现劳动关系平衡作出的最佳策略选择。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劳动问题已从国内问题演变成为跨国
5、性的问题。加入WTO以后,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高速转型期,劳动关系及其调整已经具备社会劳动关系的特征,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政府。对于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问题,海内外学者、专家都曾经进行过一些探索。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着五种角色,即: 第一,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者;第二,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 第三,劳动争议的调停者; 第四, 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 第五,公共部门的雇佣者。[2]15各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以上五种角色的表现具有相似性,但是,其所强调的重点和对劳动关系的干预程度在各国之间却有很大的差别,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
6、,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在不同时期亦有所区别。一般来说,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即:意识形态导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或新资本主义),政治导向(新殖民主义,民主,独裁,或军事政体),和社会经济导向(保护主义或新自由主义,或以出口为导向的政策)。此外,各国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对其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亦有相当大的影响。选择和确立中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必须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劳动关系的和谐依赖于政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三方相互关系的和谐统一,包括在企业层面建立工会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伙伴关系,在
7、国家、地方层面建立和发展企业家(雇主)组织、工会和政府三方之间的合作关系。[3]政府干预劳动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手段和优势,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用人单位。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企业对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担负着首要的、直接的责任,在劳动关系中至少应当扮演这样三种角色:第一,劳动力的使用与管理者;第二,劳动者法定
8、权益的承担者;第三,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者。这是因为,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建立和形成的并受劳动法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