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高产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选育

甘蓝型高产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选育

ID:38283156

大小:217.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2

甘蓝型高产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选育_第1页
甘蓝型高产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选育_第2页
甘蓝型高产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选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甘蓝型高产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选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7卷第12期2008年12月种子(Seed)Vo1.27No.12Dec.2008甘蓝型高产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选育张瑞茂。陈大伦,李敏。汤晓华。胡腾文(贵州省油菜研究所,贵州思南565109)BreedingofNewHybridRape(BrassicaNapusL.)VarietyYouyan50withDouble—low,High—yieldingandHighOilContentZHANGRui·mao,CHENDa-lun,LIMin,TANGXiao-hua,HUTen

2、g-Well摘要: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7274A与恢复系6215R1组合来源及亲本的选育过程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原名油YL050),于1.1组合来源2007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在贵州省区试中最高产量油研50系以杂黄籽双低不育系7274A为母本,达244kg/667m,平均单产186.47kg/667m,比对照油研1O号平均增产13.83%(极显著),分别居2006年B组第1位和黑籽双低恢复系6215R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其2007年A组第1位,两年16.占’次试验,13

3、点增产,3点减产,增中不育系7274A系由5862AX(22A×YE-2)进行复产8%以上点次达75%,平均单产油量84.64kg/667m,比对合杂交转育而成,6215R系R08×6218杂交选育而照油研10号增6.7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85.8kg/667m,成。该组合于2002~2003年进入本所新组合预备试比对照油研1O号增产15.84%,居A组第1位。全生育期平均验,2003~2005年完成品比试验,2005~2007年完成221.0d,比对照油研10号早1.5d。植株中等偏高,在贵州省贵

4、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品生态和耕作栽培条件下(区试平均),单株有效角400.02个,角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油研50(审定编号为黔审粒数2O.8粒,千粒重3.56g。抗倒性强、抗寒性强,较耐茵核油2007002号)。2008年又通过湖南省引种鉴定,被病。含油率45.39%,芥酸平均0.2%,硫甘含量l8.04/xmol/批准在湖南省示范推广。(g·饼),种子蛋白质21.11%。1.2亲本的选育过程关键词:甘蓝型杂交油菜;油研50;选育中图分类号:S565.4文献标志码:A1.2

5、.1不育系的选育文章编号:1001—4705(2008)12-0112-031998年春以双低隐性核不育系22A为母本,与黄籽双低常规品系YE-2(由华中农业大学孟金陵教授作物育种的目标,就是通过各种育种措施不断提提供的从德国引进的黄籽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系)配制高产品的产量和改善产品的质量(品质),产量与品质杂交组合F,1999年春又以另一个杂黄籽双低隐性核组成生物的综合体。如何通过育种手段使产量与品不育系5862A为母本,与(22A×YE-2)F进行复合质、抗(耐)病性与品质达到相对统一,是长期以来的杂

6、交,之后经过连续的定向选择于2003年育成了稳定育种目标。利用油菜明显的杂种优势,也已成为解决的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7274A。其芥酸含量均在油菜产量与品质、抗(耐)病性与品质的一条重要途1%以下,硫甙含量20.6~26.8/zmot/(g·饼),含油量径。“八五”以来,我所开始利用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42.8%~45.5%,种子蛋白质21.6%~24.1%。黄籽开展优质油菜杂交种的选育,取得了很大进展,育成了株率平均为95.7%,黄籽度在4.24~4.71之间。油研5号、7号、8号、9号、lO号等一系列

7、的优质杂交1.2.2恢复系的选育油菜新品种,并在我国长江流域各油菜产区广泛的推1999年春以R08(从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引进的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油研50是我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常规品系89008中系选的优系,所利用复合杂交转育的甘蓝型油菜杂黄籽双低优质隐其芥酸为0.3%,硫甙含量为23.5/xmol/(g·饼),含油性核不育系与杂交育成的恢复系6215R组配成功的量43%左右,耐病,抗倒耐肥,成熟期果色深绿,角长又一个甘蓝型优质(双低)超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粒多,千粒重高达5.5g左右,

8、丰产性突出,但有分枝少,配合力不强,熟期太晚等缺点)为母本和甘蓝型油收稿日期:2008—08—03菜黑籽双低品种6218(从上海市大面积油菜生产区引作者简介:张瑞茂(1963一),男,贵州思南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优质杂交油菜育种及产业化技术研究。进的沪油15中的1个选系,其芥酸3.6%,硫甙含·112·新品种选育张瑞茂等:甘蓝型高产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O的选育表1油研50(油YL050)在贵州省区域试验中产量及生育期表现油研5O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