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52等引进及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52等引进及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ID:36773739

大小:312.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5

“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52等引进及高产栽培试验研究_第1页
“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52等引进及高产栽培试验研究_第2页
“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52等引进及高产栽培试验研究_第3页
“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52等引进及高产栽培试验研究_第4页
“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52等引进及高产栽培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52等引进及高产栽培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1(6)陕西农业科学·83·“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52等引进及高产栽培试验研究2汪德义,王四虎。李孝池。陈厚典。,李红艳OO7—(1.安康市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安康725000;2.安康市大同镇农技站,陕西安康725000;2O3.安康市恒口镇农技站,陕西安康725000)O9摘要:通过品种区域试验中筛选出油研52、绵新油19等“双低两高”油菜新品种,经密度、施肥等各类栽培试验试验研究,总结出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关键词::“双低两高”油菜新品种;试验研究油菜是我省第一大油料作物,年种植面积18品种试验、栽培试验、品质分析等检测,筛选双低万

2、hm。左右,总产30万t以上,是陕南安康、汉中高油高产新品种油研52、绵新油I9等。并于主要夏收作物,种植面积占到夏收作物总面积的2008年、2009年推荐参加陕南灌区油菜品种区域35以上。然而目前在我省油菜生产中存在着优试验,分别于2009年、2010年通过陕西省品种认质主推品种不突出且含油量偏低、种植品种多乱定。杂、良种良法不配套、栽培技术不规范等问题,严i.1品种试验研究情况重影响了陕南区域资源优势的有效利用和新品种1.1.1在汉滨区油菜品种引进试验、陕南灌区油新技术增产潜力的发挥,制约着陕南油菜生产水菜品种区域试验中的表现。平的提高。因此如何

3、按照市场需求,引进双低高油研52、绵新油l9均于2007年引人我市,油高产油菜新品种,形成品种布局合理、品种更新参加汉滨区2007年油菜新品种引进一年多点区有序、配套技术完善到位的良好生产格局,对于提域试验及陕南灌区油菜品种区试,油研52共计高我省油菜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12点次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92。0kg/667m,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ck秦油7号增产24.9kg,0.8缩值后增产l9.9kg,增产率l4.9;绵新油l9共计l2点次区域1主要研究内容试验平均产量19O.1kg/667rn,较ck秦油7号针对我区油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

4、们在增产23.0kg,0.8缩值后增产18.4kg,增产率2007—2009年引进了5O余个优质新品种,通过I3.8。表1油菜品种区域结果品种年份试⋯较~汉滨引种2lO.9油研52l92.024.919.9l4.9陕南区试i73.1汉滨引种204.0绵新油l9l9O.123.018.4l3.8陕南区试176.2汉滨引种l79.4秦油7号陕南区试l57.5l67.1(ck)陕南区试164.41.1.2汉滨区油菜高产创建万亩连片高产示范中的表现汉滨区2009—2011年油菜高产创建三收稿日期:2oi卜06—13·84·陕四农业科学年共计实施2347hm,

5、主推品种分别是油研521.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情况为933hm、秦油l0号为1067hm、绵新油l91.2.1单双株免耕移栽及密度二因子试验为为347hm。。经省农业厅专家组测产验收,三年配套油研52、绵新油19高产栽培技术,于2007、平均667m。分别为221.3kg、237.1kg、230.22008年连续两l年于2大同3镇4民七5村安6排7了单8双9株Hkg,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破全省油菜万亩连免耕移栽及密度二因子试验,品种为油研52,试片高产纪录,受到省农业厅表彰。验地前茬水稻,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17.9g/kg,1.1.3油研52

6、特征特性全生育期250d,较速效氮N119.5g/kg,速效磷18.6mg/kg,速效ck秦油7号短1d,株高192cm,中抗菌核病、抗钾137.6mg/k0∞g。1∞试验8盯按不9同7移栽8方式9和不l同6诣移l病毒病,在6500株/6671TI移栽密度下,一次有栽密度设为二因子试验,共没lO个处理,①单株效分枝l2—15个,单株角果数450—550个、角粒移栽5000株/667m;②单株移栽6000株/667数2O一一22粒左右、千粒重1.75一1.8kg。m;③单株移栽7000株/6671"12。;④单株移栽0∞0弘鹊粥1.1.4绵新油19特征

7、特性全生育期249d,较8000株/667m∞;⑤6单株6移栽293000M株/46676m。;&8⑥文9ck秦油7号短2d,株高185cm,抗菌核病、中抗双株移栽5000株/667m。;⑦双株移栽6000病毒病,在6500株/6671TI。移栽密度下,一次有株/667m。;⑧双株移栽7000株/667m;⑨双株效分枝12—16个,单株角果数480—580个、角粒移栽8000株/667m;⑩双株移栽9000株/667数2O一22粒左右、千粒重1.7一1.75kg。1TI2。∞4387985949表2成熟期产量结构考察【各项结果均为两年平均值)处单株有

8、效角数亩有效角数每角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折合实产理1l111l1ll1(个)(个)(粒)(kg)(Kg/66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