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70087
大小:282.1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2
《失眠的中医心理问诊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世界中医药2014年6月第9卷第6期·803·失眠的中医心理问诊技巧杜辉'洪兰汪卫东(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摘要失眠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和症状之一。失眠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如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问诊较为准确地把握失眠的发生发展过程,找到失眠的发病机制及其规律?通过笔者的临床经验总结失眠的心理问诊内容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诊疗的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失眠;问诊;中医心理TCMPsychologicalInquiryTechniquesinTreatingInsomniaDuHui,HongLan,WangWeidong(1
2、Guang'anmenHospital,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053,China;2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AbstractInsomnia1‘Soneofthemostcommondiseasesandsymptoms.Howtoexactlyfindtheoccurrence,development.themechanismandregularityofinsomniabyinquiryinashorttimewhendocto
3、rsaremakingdiagnosisandtreatmentintheoutpatient.Wedobelievethatitisveryimportanttosumupthepsychologicalinquirytechniquesofinsomniabyclinicalexpe6enee1oenhancetheeffectandeffi—ciencyofdiagnosisandtherapy.KeyWordsInsomnia;Inquiry;TCMPsychology中图分类号:R256.23;B8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
4、4.06.035问诊是指医生通过询问患者或陪诊人员,了解疾以下通过笔者的临床经验总结失眠的心理问诊内容以病的发生、发展、诊治经过、就诊时的症状和相关疾病供同道参考。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大医精诚·论治病略1失眠的一般问诊内容例》中:“问而知之,别病深浅,名日巧医”_1。清·林失眠的一般问诊与其他疾病无异,包括询问~般之翰《四诊抉微》认为问诊是审查病机之关键。《医原情况(姓名、年龄等),主诉、现病史(当前症状的开始·问证求病论》同样认为问诊非常重要,能够审证求时间,诱因,部位,持续时问等),既往史,家族史等。失因。明代景岳更视问诊为“诊病之要领,临症之首眠主诉症状纷繁复杂,主要分为三
5、个方面:一是入睡困务”。问诊除了以上作用之外,通过医患之问充分的交难_9』,患者常常以“睡不着觉”就诊,医者不能仅仅了流,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患者与医生成为一个和谐的解“入睡困难”,应更深入询问晚上休息的时间、入睡整体J。问诊是沟通医患关系,建立医患关系,维持医困难的原因、睡眠潜伏期时间、躺下后的感觉、思维活患关系的枢纽J。为患者康复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动等。有些患者上床休息时间过早,几个小时仍不能减少患者治疗的阻抗。人睡,但却以入睡“困难”就诊,此时应防止被误导。失眠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和症状之一,而失眠多引起入睡困难的原因可能是光线、声音(包括耳呜)、与心理应激、焦虑、抑郁J、生活事件
6、带来的不良情轮班、时差、更换睡觉地点等“,亦有无明显诱因引绪反应等心理因素或疾病相关。有研究表明,神经症起的入睡困难。有些入睡困难表现为临睡前看电视等性失眠和心理性失眠是失眠最常见的原因,约占睡意强烈,一旦躺上床转为清醒,辗转反侧,思绪纷繁,58.6%71。更有数据报道,失眠者80%属于心因性失胡思乱想,越是想睡反而越睡不着。还要询问人睡困眠。可见,无论是原发性失眠还是继发性失眠,精神、难伴有的其他症状如疼痛、汗出、头疼等。二是睡眠维心理因素与失眠密切相关J。失眠的临床诊治过程持障碍,表现为睡眠过程中途醒来、多梦、眠浅、早醒中,如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问诊较为准确地把等。医者应该进一
7、步询问醒来的原因、醒来后能否再握失眠的发生发展过程,找到失眠的发病机制及规律,次入睡、需要多长时间再次入睡、能否回忆起梦的内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诊疗的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容、有无“连续剧”梦等。三是失眠的后续效应,失眠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心理疾患防治队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9BAI77BlO)通信作者:汪卫东,E—mail:profwwd@126.corn·804·WORLDCHINESE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