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诗大序》的文学思想

试论《诗大序》的文学思想

ID:38269189

大小:209.9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8

试论《诗大序》的文学思想_第1页
试论《诗大序》的文学思想_第2页
试论《诗大序》的文学思想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诗大序》的文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3l卷第4期2011年8月黄冈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HuanggangNormalUniversityV01.3INo.4Aug.20]1试论《诗大序》的文学思想陈如毅(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摘要:《诗大序》是儒家诗学的开山之作,其“诗言志”、“教化美刺”、。止乎礼义”、。主文谲谏”等文学观点对我国后世的诗歌乃至整个文学艺术的创作和理论批评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和辨析《诗大序》的文学思想,对正确认识、深入把握我国古代文论及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诗大序:};诗;文学思想中图分

2、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078(2011)04-0012-03收稿日期:201l拼.28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1.04.03作者简介:陈如毅(1973一),男,湖北大冶人,荆楚理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湖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诗大序》是我国诗学发展史上第一篇比较全面、具体地论述诗歌本质、诗歌功用等重要诗学问题的文献,对后世的诗歌乃至整个文学艺术的创作和理论批评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文学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志之所之”、“情动于中”——对诗歌本质认识

3、的深化《诗大序》首先提出了“诗言志”的观点,这在我国古代诗歌理论上有着重大意义。春秋时期,人们在运用《诗》的接受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诗》以言志”观念。所谓“《诗》以言志”,是指《诗》可用来表达用《诗》者的心意,其中的“志”,是指用《诗》者的心意、思想,虽包含情的因素,但当时人们并没有明确认识到。到了战国末期,屈原创作了大量骚体诗,苟子模拟《诗》创作了《饱诗》,终于将人们从对文献《诗》的涵咏中拉了出来,人们开始察觉到诗是个人心志的载体,是人人可以实践的文体,不必再站在接受者的地位,将“彼人之诗”赓为自作,而是可以真正地自作而

4、言志,从而产生了“诗言志”的观念。本来屈原之“言志”是表达“一己之穷通出处”,既言志又抒情,情与志是相混的,而到了苟子那里则把“志”规范成了圣人之道,“志”不再是、也不应该是作诗者个人的思想感情,而只是圣人思想意志的传导。到了汉代,汉儒们继承了苟子关于“志”即圣人之道的论述,并进一步强化“志”的理性内涵,使“志”游离于人的情性之外而成为一个孤立的理念。陆贾《新语·慎微》篇云:“隐之则为道,布之则为文诗。在心以为志,出口为辞。”文与诗都是“道”的外观,“道”是人之志,它不是生成于人的情性之中,而是超脱于人的情性之外,作文赋诗

5、依据的是合“道”之志,凭此矫正不合圣人之道的情性。贾谊在《新书·道德》中亦说:“诗者,志德之理而明其指,令人缘之以自成也。”“志”被明确地作为一种道德理念,成为了诗的核心。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玉杯》篇中说:“诗道志,故长于质。”认为“志”的内核是“礼”,诗必须符合礼的规范,有利于人的内在修养,从而把“志”导人了更功利的治国之道。在此背景下,《诗大序》提出了“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1】‘脚。柚’突破了传统的“诗言志”的束缚,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首次将“情”引入了文体诗的创作,并强调了“志”中其实包含有“

6、情”,诗歌的产生更多源于“志”中所含的“情”,从而阐明了“抒情”与“言志”相统一的关系,使人们对诗歌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不仅对后世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为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刘勰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钟嵘的“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白居易的“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严羽的“诗者,吟咏情性也”等人的诗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教化”和“美刺”——对诗歌政治功用的强调《诗大序》认为诗歌可以从两个方面发挥其万方数据第4期陈如毅:试论《诗大序:}的文学思想‘13·政治功用,一是“上以风化下”,二是“

7、下以风刺上”。所谓“上以风化下”,是指统治者用诗教育感化下层人民,使之成为安分守己的“顺民”,从而稳定其统治地位。《诗大序》日:“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1】(嘲’又说:“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啪’认为诗歌对于家庭夫妇关系之稳定、长幼人伦孝敬之实现及整个乡国社会教化风俗之美好都有巨大的作用。《诗大序》把诗的教育感化作用看得如此之大,一方面导致了后世诗歌正统观的形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另

8、一方面由于把诗.歌的政治作用过于夸大了,反而取消了诗作为一种美文学文体的独立地位,使其成为政教的附庸,从而制约、扼杀了诗人们自由的审美创造,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所谓“下以风刺上”,是指下层人民用诗对统治者进行讽谏,从而使统治者“知得失,自考正”。《诗大序》指出《诗经》中的风诗具有“下以风刺上”、“吟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