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67182
大小:138.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6-07
《课程标准的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声现象课程标准的要求1、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
2、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知道骨导的原理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三、声音的特性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
3、“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三、声的危害和控制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四、声的利用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2、过程
4、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第二章光现象课程标准的要求1.研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特征。3.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一、光的传播颜色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理解光沿
5、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2、过程与方法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
6、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二、光的反射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
7、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一、面镜成像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
8、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二、光的折射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