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ID:38260776

大小:71.3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07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_第1页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_第2页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_第3页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_第4页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教材内容:本课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内政与外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从法律上巩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创造性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赢得了亚洲国家的理解和尊重,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一、课程标准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

2、议的史实,通过辩论,培养辩论能力和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处理不同意见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联系社会主义制度,认识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通过分析比较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外交政策,了解周总理高超的外交艺术,逐步培养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和对历史的理解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0通过对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学习,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认识到以法治国的必要性,认识到从专制到法制、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不断强化民主法制意

3、识。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及其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万隆会议的史实。教学难点:如何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宪法、原则、会议这些枯燥、理性的知识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方法:比较法、模拟场景法、讨论法、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法、学生自主学习法。三、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根据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学生等到因素的分析,本课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确定本课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启发、引导为主,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通过搜集、查阅、整理资料,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探究,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入新课:作为一个国家,不但要有完

4、整的经济制度,还必须有完善的政治制度。建国之初,百废待举,国家的政治制度也很不完善。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同时,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如何处理对外关系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探讨的内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多媒体展示本课课题: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10第一篇章: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结构时间:地点:坚持专政,坚持道路《中华人民确定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共和国宪法》内容的根本政治行驶权力的机关内容制度10第一届全国人大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选举了主席,决定了总理提出:年,中印首次提出形成成熟:年,出访印缅时再次确认和平共处主要互相;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五

5、项原则内容平等互利;。新中国的外交影响: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深远影响时间:地点:万隆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政府提出的方针:地位: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会议第二篇章:体验历史:一)资料展示(多媒体课件。)10材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问:(1)材料是哪次会议上通过的第一届全国人大(2)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性质是什么?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3)人民行驶权力

6、的机关是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二、活动主题:历史短剧——万隆会议(旁白:时间:1955年;地点:万隆;人物:亚非国家会议代表)10材料一:镜头一(代表1):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中国是在搞邻国的“颠覆活动”。材料二:镜头二(代表2):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材料三:镜头三(代表3)“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一)、请回答:(1)依据图(1),请回答1953年

7、12月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什么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依据材料三:你知道这是谁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吗?周恩来、万隆(第一次亚非)会议(3)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方针图(1)?求同存异方针、(4)提出这个方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与合作。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模拟万隆会议场景,展开辩论。辩论会可由六名同学组成,其中一名同学做主持人,一名同学扮演周恩来,两名同学代表亚洲政府首脑,另两名同学代表非洲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