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56847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7
《高三教学中的点滴体会(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厦门一中吴享平教学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古老而又复杂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内涵也在千变万化,可以说它是一个与时具进的概念。显然,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是不同的。特别是现代对教学概念的剖析更是千资百态,教育教学理论层出不穷,五花八门。我们中学教师完全不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仅凭自己摸索的经验是不行的,但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那些教学理论,要求人人都是教育理论家,也是不现实的,一者,我们平时的时间不允许,二
2、者,我们面对的对象各具特色,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去做呢?我认为我们应当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把握“实事求是”这一理论精髓,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走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道路,这才是我们中学教师应该去做的事。结合这一思想,谈谈自己(任教二十年,其中十年任高三毕业班教学)的一些粗浅做法与体会。一、做好学生学习中的情感调理谈到“情感”二字,很多人会认为,老师在学生面前应时时刻刻保持着“面带微笑,和蔼可亲”体现出一副“慈母”之态,这是完全错误的,常言说的好“慈母害子”,那么是不是老师都要时时刻刻“板着严肃的脸”来面
3、对学生呢?那就更错了,这样学生就无法与你接近,我们要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平时对待学生要把握好一个原则,我们鼓励学生什么,我们不赞成学生什么,在学生好的一面要体现“认可之心,慈母之态”,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要热心关怀,体现出慈母之爱。这样让学生有“感恩”的基础。当学生做出违反常理之事或发现有可能出现“犯错”之前,要体现“严父之容”给予时时提点,对待学生已犯下的一些小错误,要及时引导,耐心教育。有时在进行严肃的批评的同时还需要体现宽容爱护之心。要让学生明确,老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
4、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始终都在关爱他,那怕是严厉批评在学生心中反思起来也带有浓浓的爱意。由经验可知,最终学生会认可的也是这样的老师。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其根源就在于如何获取学生个体的特点,因此如何做好“从学生中来”这一步骤,才能为我们更好的实施下一步“到学生中去”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本届(2007届)高三(1)班,有一女生,由于她对数学作业感到多而难心中很不满,引发到对我这位数学老师都产生“逆反”心理。我对她的作业做了批示,她用“恶语”给我做了反批。不找她谈话还好,布置了10题还会给我完成5题,后来我找
5、她谈了一次,她索性一题也不做了。总之软硬不吃,这怎么办呢?通过对她的观察、分析与了解,明确了其内心的根结所在,于是我也出了一招新举措,我利用自习课时间,找与她同桌及相邻桌的同学谈学习感受、学习方法等,有意让她听,但就是不与她搭腔,一周后,有意将作业简单化一次,果然,第二天她也做得满满的上交了,抓住这次机会在课堂上对她进行表扬,再找她谈话时,脸上就有笑容了,此后无论再难再多她都会挤时间完成,高考时该生数学也获得了136分的好成绩。教师节那天,收到了她寄给我的一张贺卡,上面写着“亲爱的,尊敬的吴老师,我
6、感激您!”。我收到她的这份贺礼并没感到异外,因为这已在我意料之中。二、课堂教学中的“风、雨、阴、晴”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的主渠道,这是大家的共识,其实课堂教学也是培养学生“情商”的主要道路之一,它是多功能相结合的一个复杂体,单一的传授知识与方法的课堂,绝不是一个好课堂,如何把情感、毅力、细致、耐心、科学的思维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溶于课堂之中,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使课堂教学既能实现本能的知识与方法的传授,又能得到良好“情感”4的体验。这是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个讲究
7、,它们两者之间不是相互分离,而是相互配合互相促进的。正因为如此,课堂上教师充当的角色绝不是单一的传授者、主导者,同时还应该是管理者、表演者等等。课堂不应该是单一的“涓涓细语、风和日丽”,而应该是“风、雨、阴、晴”相结合的自然体,有时还必须要有“闪电雷鸣”。原因一:我们目前采取的教学模式还是“集体授课的大班制”,面对的是五六十位个体具有“差异”的总体。每个个体的“需求”与“适应能力”不尽相同;原因二:我们目前面对的是大面积的独生子女,有的甚至是多代独生子女,他们都是在父母掌心中成长的,他们的适应能力,
8、及各种品质如:耐心、毅力等,还有克服困难、承受打击、抵御压力的能力等等都很脆弱,这些品质与能力人人都应得到培养与锻炼,而我国青少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课堂中学习,故而形式单一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健康的人才是无益的。当然我们要承认差异,因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长处,教师也是如此,正如有的学校给班级配备教师时,除了考虑到教学能力外,还要参考年龄差异、性别差异,性格差异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出学生较完美的个性品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如本届高三(2007届)我始终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