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54888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3
《高三地理备课组教学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理教学工作计划高三地理备课组曾永乐黄宝章一、情况分析:1.教师情况:担任高三地理教学的共两位老师,其中一位是骨干教师,常年担任高三教学工作,另一位是年轻教师,虽然教学经验有所欠缺,但勤学肯钻、责任心强,整体师资力量强。2.学生情况:本届高三文科有四个班(含复读生),重点班,普通班。差别比较大,基础知识不够牢,解题能力不够理想。二、备考依据:初.高中7本地理教材、《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蓝本《风向标》三、工作目标: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
2、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四、具体措施:(1)钻研课标.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课标,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2、全面了解课标,把握重点。3、突出主干,落实基础。知识系统化。4、注重总结。特别是地理事物、现象规律分析。(2)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每位老师都要对近五年的高考题进行研究,要将高考题
3、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3)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备课。加强集体备课,做到集体备课常态化,发挥集体的智慧。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2、上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上好第一堂课,上课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注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3、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堂课的得失,养成每课一反思的习惯,最好能记录下来形成
4、课后随笔。在反思中求进步。4、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以期实现共同提高。(4)精选、精练、精评根据学校和年级的安排。每周要有限时练,每半个月有单元考试,每周有小测验。怎么样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题目,掌握最多的知识,往往成了成败的关键。首先,教师对试题要精心挑选。所以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其次,老师将自己精心挑选的试题在合适的时间布置下去。有的可能适合做课堂练习,有的可以做例题,有的适合做考试试题。而且要注意时间上的安排,要做到短、频、快。题不在多,关键要精。然后,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强调答题
5、的规范化,用词的专业化。(5)课外辅导要灵活。多种方式,多种时间,多种场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辅导。关注目标学生,重视补缺补差,抽签班.重点班有希望的地理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班级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五、工作分工1曾永乐负责复习思路,教学设计,教学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练习和试卷的审核。督查科组的常规落实情况。2黄宝章负责试卷的组建,并负责资料收集和信息处理。六.授课内容及时间安排:九月份:一轮复习考点1地球知识(2课时);考点2地图(4课时);考点3宇宙中的地球(1课时);考点4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课时);考点5地球的运动(5课时)单元考及讲评(2课时
6、)考点6地球计算(4课时);考点7地球的圈层结构(1课时)月考及讲评(2课时)十月份:一轮复习考点8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3课时);考点9气压带和风带(3课时);考点10气候类型及判读(2课时);考点11常见的天气系统(2课时);考点12全球气候变化(1课时);考点13自然界的水循环(1课时);考点14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课时);考点15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课时);单元考及讲评(2课时)考点16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课时);考点17山岳的形成(1课时);考点18河流地貌的发育(1课时);考点19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课时);考点20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课时);考点
7、21人口的数量变化(1课时);考点22人口的空间变化(1课时);考点23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考点2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课时);月考及讲评(2课时)十一月份:一轮复习考点25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课时);考点26城市化(1课时);考点27农业区为选择(1课时);考点28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考点29以畜牧以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课时);单元考及讲评(2课时)考点30工业区为因素与区位选择(1课时);考点31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考点32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1课时);考点3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