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248951
大小:3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6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谈奉贤区解放路小学高菊华一、问题的提出当前世界的经济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因此,中央一再强调科技兴国。而科技竞争则表现为教育竞争。教育必须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创造能力正是创造型人才素质的最好体现。在教改已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创造能力的培养已为很多有识之士所关注,上海的二期课改更是把“加强创造性学理和发展性学力”作为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重要内容,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基础教育的目标。但在学科教育的实践中,
2、因在教学理论上尚缺乏建构反映学科特点的儿童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故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学科创造教育中训练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随意性较大,尚未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2)在创造能力评价上,一些测量工具不够理想,偏重功能发散,缺乏结合学科内容的问题解决试题。因此,我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本课题旨在以创造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切入点,开展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着重解决教育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创造思维能力培养能普遍落实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
3、动中,使小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并探究其规律二、研究过程(一)经验材料和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1、经验材料经验材料的收集整理我们着重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从“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教”的角度认识、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训,撰写书面材料;另一方面,多次组织学校语文教师座谈研讨活动,力求将我们的个别化认识经验融合于老师的整体认识和共同经验之中,使我们的经验不断完善。初步梳理出的基本经验简要概括为三点: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前提;2)
4、重视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培养创造性品质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3)建立“学”在创造教育中的机制框架则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2、情报资料同步进行的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进度顺利,收集范围遍及国内外。比如,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思考(《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的使命》);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思考》;比如,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在《“自主---创新”教学中形成发展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研究》);比如,创造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教育学、心理学等)。现将收集的情报资
5、料作一个综述:日本政论提出“创造力开发是通向二十一世纪的保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的确,在当今时代,教育一定要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创造性思维,故创造能力的培养意味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教育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普通人所发挥出来的潜能,只是他身上蕴藏的潜力的极小的一部分。所以,美国心理学家、创造学家吉尔福特指出,我们多的是创造性未得到发挥的人,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
6、的人只是极少数。这就给教育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使得具有创造性但未得到充分发挥的人,通过受教育,将自身的创造潜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的思维能力也是可以培养和开发的。这就为教育改革规定了一个方向:朝向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朝向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价值。而从语文角度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切实可行的。俞本昆老师的《语文“思维---创新”型教学初探》一文中明确指出:思维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创新型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优
7、势,故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造能力是十分可行的。此外,静安区学院的施青频老师在《对语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思考》一文中指出:(1)语言的工具性、表达性需要创造性思维。无论是对语言的理解与摄取,还是运用与表达,都要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心理出发,才能在学习语文中有新的发现、创造。(2)语文的综合性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语文的情理性易于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兴趣。语文课是情理课,作品中往往产生情景迁移和事理推论,这都是学生的求知欲,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用武之地。故
8、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研究培养小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是势必进行的。经验与情报收集仅是科学研究的起点,还需要观察调查的参与印证,才能找到进一步研究的关键所在。(二)调查和观察研究调查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方法);二是教师的教(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指导、学习过程、教学评价),主要采用问卷与相关材料的检查、分析。同时,用观察来作为补充:一是研究人员进课堂听课,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观察;二是在大范围听课的基础上有机选六节课(1—6年级各一节课)作重要分析。通过调查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